我在澳洲吃什麼?
在澳洲呆了6周。向大家報告一下我在澳洲都吃些什麼。
前5周我們住在度假公寓,廚房裏設施齊備,從冰箱、微波爐、烤箱、電熱水壺、toast爐到洗碗機一應俱全。燒飯做菜的灶子是用電的,戶外燒烤才用液化石油氣。每個單元都有一個容量不小的電熱水器,保證房內24小時都有熱水供應。
平時我們到超市買食品,晚上自己做飯。
澳洲是個多元文化的國家,這在超市里所賣的產品就有所體現。超市里有專門賣中國食品的貨架,你可以買到國內產的大米、麵條、米粉、速食麵、香菇、調味品(醬油、辣椒醬等)。。。。。。
蔬菜的種類比較多,可以買到中國蔬菜,比如芥菜,白菜,菠菜,白蘿蔔等。當地蔬菜價格與肉類相當,一般每公斤2-4澳幣。
豆製品方面有估計為當地華人生產的硬豆腐、嫩豆腐,也有仿葷食品,如素火腿、素香腸等。我看到的這些仿葷食品的種類大概有5、6種,不過說實在的,味道上不如國內產家生產的產品。超市里有賣容量1公升的紙包裝豆奶,有原味、低脂、加鈣等類別。
作為一個畜牧業國家,乳製品方面當然非常豐富。牛奶,奶油、酸奶,冰激淩、乳酪品種繁多。我特別注意到他們有生產專門針對素食者的沒有添加任何動物成分的乳酪。另外,我還買過用大豆原料制做的酸奶和乳酪。
橄欖油是大家喜歡用的食用油,每斤價格約澳幣4元。
麵包作為他們的主食,品種也非常之多。對於關注健康的人來是說,全麥切片麵包一般是首選的早餐食品。這一次才知道“全麥”麵包是怎麼一回事,除了麥麩,麵包裏還真的有顆粒狀的麥粒!
超市裡素食者可挑選的食品還能多,比如我買過素食pizza(冷凍品),回家後你可以依據包裝上的指示,直接送入烤箱烤後食用。味道相當不錯。
我還買過一種冷凍的蔬菜“餅”,裏面有青豆、胡蘿蔔、玉米等,外邊包的是麵粉加澱粉類的皮,再粘上麵包屑。吃時解凍後油炸或煎熟即可。
其實在那裏我發現了我的最愛——甜玉米,幾乎每天吃,而且百吃不厭。
超市里還有各種果仁,生的熟的都有。熟果仁有甜的有鹹的,也有加了大蒜味的或辣的,都裝在容器裏,你可以自己動手愛買多少就裝多少。當地盛產macadamia(也叫夏威夷果)。
水果的種類也相當豐富,價格也不算高,例如蘋果的價格每公斤在2塊多到4塊多澳元。鱷梨是澳洲特產。它含有很高的脂肪含量。當地人一般的吃法是將果肉切薄片當作奶油一樣夾麵包片或土豆片吃;或將果肉取出後搗碎,加一些酸奶,少許鹽和胡椒粉,和勻,作為米飯、麵包、土豆片的paste.
如果在外邊的飯店吃飯,功能表上一般都含有vegetarian的菜肴。不用當心找不到東西吃。即使你是個非常嚴格的素食者,你至少可以找到新鮮果汁什麼的。而且一般來說,主食的搭配都有不同的選項。比如你點義大利面,那麼你可以選擇加肉的,也可以選擇加魚的或加蔬菜的,價格完全相同。在飯店、餐廳吃飯一般一頓飯每人花費10-20澳元不等。而自己做飯,每週的食品開支大約為40澳元。
中餐很受澳洲人喜愛。走到那裏都有中餐館。至於地道不地道,那就難說了。我在悉尼去過一家“西北飯莊”,倒是很地道的中國風味,生意非常好。有意思的是該店的英文名字叫“sea bay restarant”(音倒是“同”,只是想到在中國西北,其“意”可就差了十萬八千里了)。悉尼的中國人很多,臺灣人也不少,有一次在街上看到一招牌,上書“臺灣蔡媽媽素食店”。澳洲的素食餐館應該不少,可惜由於單獨行動的機會很少,無緣品嘗。本來最後一天我所寄宿的澳洲人家要請我一起去一家瑜珈素食餐館吃晚飯,後來他們改變主意到一家“西藏餐廳”就餐,餐廳主人是青海的,生意很不錯。整個餐廳的裝飾充滿了西藏的氣息,有許多唐卡,及其他裝飾品,當然,牆中央達賴喇嘛的巨幅照片最吸引人的目光。
一般澳洲家庭吃飯很簡單,花的時間很少(多是從超市買成品或半成品回來)。而且他們一般吃飯就一個到兩個菜。這在中國人看來是大大的“可憐”了。
他們中午沒有休息的習慣,就是吃個簡單的午餐,通常是一個三明治,一個水果,加一個小點心。我在中餐則是抹了花生薑、果醬的兩片全麥麵包,一個蘋果(有時是一小段甜玉米),有時有一個巧克力之類的甜點。
一回到國內,我的鄰居都說我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