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的底端是人們對於食物的最基本要求:果腹。對這個世界上的許多人來說,這仍然是一個不易達到的目標。
人們對於食物的第二層需求是:追求口腹之享,希求延年益壽。吃飽已經不成問題的人,開始追求珍饈佳餚,食不厭精。而為了講究“進補”,從嬰兒的胎衣、燕子的唾液、鯊魚的鰭到各式各樣的藥膳和保健營養品,無一不體現我中華食文化之博大精深。
在金字塔的第三層“吃”已經成了一種社會交往的符號或地位身份的象徵。一起吃飯也就是增進感情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許多辦公桌上不好解決的事,在酒桌上輕易就能搞定。從前說人闊綽奢侈謂之“一擲千金”;現如今,有些人動輒若干萬一桌黃金宴,把黃金吃進肚子裏!
金字塔的第四層是追求“美”食。形式(外在)的重要性甚至超過了食物本身。比如日本料理,宜人的環境,考究的容器,精美的食物和細緻的服務,缺一不可;有些餐廳因為用的是純銀餐具而價格驚人。在這裏,“吃”加入了審美情趣。
金字塔的第五層:有意識地“吃”。綠色環保意識的崛起、食品安全的隱患加上現代人的宗教情懷,使得一些人開始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既然人與其他生物是平等的關係,除了將它們統統“吃”掉,應該有更好的出路。關注自然與平衡的“素食主義”產生。
金字塔的頂端:喜悅地吃——感恩與創造。
如果你懷著這樣的心情吃東西,那麼你一定會感激造物為我們提供了這麼多美味可口賞心悅目的食物;當你懷著這樣的心情吃東西,造物通過食物將為你注入新鮮的活生生的創造力——一如他一模一樣;於是你和他一樣,成為一個主宰自己生命的生活的創造者,而非僅僅是食物的消費者,垃圾的製造者;於是菜譜於你來說已經沒有意義,你做的每一道菜都是在宇宙中第一次誕生的,都是原創的藝術品。正如,每天的太陽都是新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