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谈吃论菜的书,可谓不少,但专载素食食谱的,可就不多了。根据学者的研究,记载有素食食谱的书,年代最久远的应推南北朝时期,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与唐代昝殷的《食医心鉴》,但素食食谱在这两本书中所佔的份量并不多,一直要到宋代,素食食谱才比较有系统的出现,其中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其所载一百多种食品中大部分为素食,包括花卉,药物,水果和豆制品等。此外陈达叟的《本心斋疏食谱》则记录了20种用蔬菜和水果制成的素食。但一本完全记载素食食谱并陈述素食观念的书,则要到清末才出现,其书名,即为《素食说略》。

  《素食说略》是清宣统时翰林院的侍读学士薛寶辰所着。薛寶辰,原名秉承,笃信佛教,崇尚素食,辛亥革命后便闭门谢客,藉医术自养,并着书立说,《素食说略》为他所着的最后一本书。《素食说略》除自序、例言外,按类别分为四卷,除记述了清朝末年比较流行的一百七十余款素食的制作方法之外,书中充分论述素食的益处:”蔬菜富有风味,清爽适口,又营养身体,无肉食腥羶之气,也不会残杀生灵,使人们欣赏到生机的乐趣,从而也遵循了「生机贵养,杀戎宜除」的佛家观点。”

  从素食主义的角度来看,薛寶辰在书中所提,「素食本来就富有风味,既提供了清爽适口的食品,又可以保养身体。让禽鱼任意的飞翔和遨遊,则可使人们欣赏到生机的乐趣。素食不但可以增口福,又可以增加人们的清福,让素席胜似盛筵。」可说是素食主义的最根本意义所在。

  《素食说略》目前收录在中国商业出版社1984年版的《中国烹饪文献提要》中,原文虽是文言,但序文与例言部分,已被翻译成白话文,其内容对于素食之真义的阐述,极富深意,现將之抄录如下供大家参考。

 

 

 

 

《素食说略》
原文序

 人们將大鱼大肉罗列满桌,盡是珍贵的肴馔,还有煮鳖蒸羊,更增加了多种美味。不断地吃着好的食物,不断蠕动两颊咀嚼着,心里也许并不满足,还想多吃些,无奈肚子确实再装不下了。可是禽畜在被宰杀时恐吓得肝胆裂碎,快要下锅时也胆战心惊。人和禽畜的聪明和愚笨有不同,但贪生怕死的心理却是一样的。

 屠夫总不放下屠刀,屠宰场夜半不断传出禽畜的哀号,可悲啊!进出屠宰场的车轮不停的转动,蔡元长吃的鹑羹一次就送掉千百条性命。生命重在养活,杀生应当禁止。这怎么能等待呢?实在不能再拖延了。

 如果在一切食物中绝不用荤腥,世上的生灵便可免除苦恼;大家都轻视并且不吃肉食,也就都认为素食是最相宜的了。年老的陆遊,喜欢把瓢瓠瓜蒸得烂熟当作蒸鸭一样;时戢担任青阳丞,使豆腐也可媲美羊肉。这样,斋厨中都是清素的食品,也都是人间的熟食,何必一定要烹煮肥腻的食品吃大块的肉,追求片刻的口腹享受,致使水陆生灵遭受没完没了的惨杀呢?

 自然,爱好肥美的肉食是人之常情,清淡的素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甘心食用的。如果一定要强迫人们去吃他们不喜欢的东西,也许被看作是一种痛苦。可是如果你掌握了做素菜的烹调方法,做菜确有特殊的技巧,那么,虽然不是晋武帝的禁脔和汉代五侯鲭,但是会嚐口味的人却会认为是可以与之媲美的食品;即使是一般蔬菜作成的素席,吃起来也完全可以胜似那些用肉类做的美馔佳肴,习惯于素食的人固然爱吃,就连那些老饕们也会跟着改变原来的爱好了。所以说,只要擅长烹调的技艺,就能再现韦巨源【食谱】中的珍馐;闻到素食蕴含的芬香,简直如同打开杨万里的蔬菜食单;脆嫩的梦卜、芥菜,并不比何曾日食万钱所吃的东西差;肥美的菜苗,足以使德高贫困的薛高充饥。浓郁的菜香使齿牙芬芳,爽洁的味道使肠胃为之一清。肚子能吃得饱饱的,不是也如同吃了鸭羹与雄掌一样吗?味道可口而又没有腥羶之气,就只有这些白菜苋菜了。素食本来就富有风味,既提供了清爽适口的食品,又可以保养身体。让禽鱼任意的飞翔和遨遊,则可使人们欣赏到生机的乐趣。素食不但可以增口福,又可以增加人们的清福,让素席胜似盛筵。因此,我愿学做僧人佛寺中的伊蒲馔,一同来做素食;我冒眛借用隐逸者的笔,姑且写上自己这些粗浅的议论。

 

 

 

 

例言

 只知道吃肉的达官显贵往往品德才能低下,这是人人都知道的;具有真才实学而又德高望重的人,没有不是以淡泊表明他的志向的。大凡想干一番事业的志士仁人,不能不以清贫之士为榜样来勉励自己。至于崇信佛教,坚持佛家戒律者,他们戒杀生,不吃荤,不饮酒,生平所持的戒律,大都如此,用不?多说了。

 “人没有不饮食的,但深知食味的却很少”。先哲的这些话不是没有道理的。饮食的滋味,要可口,饮食的营养才能被人体吸收增进健康,并不是单纯追求味道鲜美。如果不通过美好的味道去追求,它的养份怎么能获得呢?烹调的方法,实在不能不讲究啊!

 每天饱吃肥腻的人,一定劝他去吃素,好像勉强人家接受难以接受的东西。可是,用同样的蔬菜,如果烹调得法,它的味道简直和珍馐一样,这时再劝人家吃,就容易被接受了。我并不是站在寺钟前为僧寺的”香积厨”作宣传。如果人们能选择寺院的素斋,这确实是我的夙愿啊!

 我走过的地方不多,只是在北京住的时间长,饮食和使用的器物,大多是陜西和北京的习惯;尤其在饮食方面,更是这样。所以,本书所谈的作菜方法,不外乎都是陜西和北京的传统方法。

 本书所列的菜蔬,都是常见的和我曾经吃过的,至于难以得到的,统不录入。例如?菜、蕹菜、贾达、罗勒这些菜,并不是我不常吃,因为不是北方产的,所以没有列入。蔬菜瓜果,都是自然界生长供人食用的,适合熟食还是适合生吃,都各有它们的特点。桃、梨、桔、柑、葡萄、苹果,颜色、香气和味道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但有的人却用油炸、糖煮,使它们的清香丧失殆盡,这难道不是糟蹋美好的食物吗?像这一类的作菜方法,一概不予采用。

 烹、煎、炒、炙,是讲究养生的人所禁忌的,因为这几种烹调方法火气太重。我认为吃荤腥菜的烹、煎、炒、炙,火气确实很重。它的弊病主要在于肉都是半熟的,对脾胃没有好处,不是完全在火气上面。如果是素菜,只不过借助于烹、煎、炒、炙来增长它的味道,绝不会有半生半熟的弊病,因而详细记叙它们的烹调方法。

 菜的味道在于汤,素菜尤其以汤为关键。冬笋、蘑菇的汤固然很好,但并不是经常可以吃到的。把蚕豆泡软去皮煮成汤,鲜美得很,无法比拟。蚕豆芽和黄豆汤便比较差了。只有梦卜和胡梦卜同煮作汤,味道特别醇厚而肥美。各种菜蔬都可以用来作汤,经常吃蔬菜的人当然是知道的。我编的这本书中所说的高汤,就是指以上的各种汤说的。

 怕死贪生,人和动物没什么不同。”看到它们活着,不忍看到它们死去”,孟子的这句话,的确是至理名言。无罪让它死掉,就是对于家畜,也是不忍心的啊!有这么一盆羹汤,是用无数生命由此换来的,即使把汤喝下去,也会感到没有味道啊!试想想,当这些生物在飞翔游动跳跃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呢?想到这些,也许会有人心理难过,不忍心动筷子吧!因此,我总不能不劝人们去吃素食。世上如果有像佛祖那样的人善于说理引导大家,从而让人们都有恻隐之心,这就是我所期望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