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素食者,一向很留意市面上有關素食的書。
朋友說:「有本書你絕對不能錯過。」
我問說:「什麼書呢?」
朋友說:「一本童話書」
「童話書?童話書怎麼會與素食相關呢?」
「是啊,是童話書,而且作者可是有日本童話大師之稱的宮澤賢治喔!」
就這樣,我買了宮澤賢治的《銀河鐵道之夜》。並在一個星期六的下午,坐在窗明几淨的咖啡屋窗旁,好奇的看著裡面的「素食主義大祭」。

 對於素食與葷食,兩方的支持者傳統上都是各自表述,從未為了他們的主張,搬上檯面辯論過。然而,在宮澤賢治的「素食主義大祭」中,我看到了一場令人拍案叫絕的精彩辯論大會。

 「我們素食主義全體,正如你們許多人所知道的一樣,實在是一群有著不吃動物性食物的想法人們的結合。在日本雖然被譯作素食主義者,然而與其說是主義者,大多數的情形其意味都還要再更強烈一點。要是譯作素食信徒,或許語氣上會有些太過,但實際上,我想比起「主義者」來,「信徒」的說法應該更為妥切。而原本在這團體中也存在很多的流派,嗯,假如依其中心精神不同而大致將之區分派別,可以分成同情派和預防派兩大分歧路線。」

 「說到同情派,我們也是屬於那一派的。就像佛教中說的,所以生物的生命都應該加以愛惜,我們的中心思想就與這點完全符合。為了一個人的生存而奪取其他動物的性命以為食物,而且不只是一天犧牲一條性命,有時也有一次犧牲上百千條性命的。能夠完全不以為意的人們是因為我們的思慮本來就不夠周密,要是設身處地以被吃的動物的立場想,就會覺得牠們實在相當可憐,而無法忍下心來吃牠們了。」

 其實宮澤賢治是一名佛教徒,但對於素食,他的見解卻是寬廣的。

 「另外,預防派的人士和我們的中心思想有些不同,他們是為了預防生病所以才盡量不吃動物性蛋白質的。也就是說,要是過分攝取肉類以及乳類,就容易引發炎症,痛風還有惡性腫瘤之類導致不良的結果。」

 看到這裡,想到《銀河鐵道之夜》一書的編者對「素食主義大祭」的描述:

 「以幽默且徹底而令人驚異的反覆辯論大會來詮釋素食主義思想」,「這可說是「童話」裡破天荒的手法了。然而,因為一切理論都是架構於一般共通的想法及常識之上,所以這篇作品有趣的地方的確是非常具童話色彩且充分表現宮澤賢治童話的內在精神。」

 確實,看過幾本有關「素食主義」,或「新素食主義」的書之後,「素食主義大祭」給人的感覺是「過癮」。也許,這樣的看法有些武斷,但在星期六的午后,與朋友喝著水果茶,吃著枺茶果凍時,已無心其他人的談話內容,而專顧在這篇「素食主義大祭」裡一連串的辯論當中了。

「◎排除狹隘非學術性的素食主義:
 素食主義的主張全是一片謬誤。現在讓我們以動物很可憐所以不吃牠們。然而,為什麼他們會知道動物很可憐這件事呢?其實只是我們單方面地覺得動物可憐而已。換言之,豬之類的動物並不存有「死」這樣高等的觀念。牠們只是單純的肚子餓,啃咬蕪菁的莖,好吃,厭煩了,睡覺,起床,鼻子塞住了,睡覺,起床,鼻子塞住了,嚎叫幾聲,肚子餓了,吃吃麥糠,好吃,累了,睡覺。…..」

「本人對於素食主義諸位的主張有兩點疑義。….
 第二、植物性的食品不論怎麼說是不若動物性食品來得美味。這是無可否認的。本來用餐就不只是為了攝取營養而已,那是另一種享樂。而與其說是享樂,還不如說,吃飯是人身不可或缺的精神爽快劑。…..之於素食的話,這份快樂應該會有相當程度的減少。特別是愉快地用餐對於消化有相當大的幫助。」

 「而說到動物的神經,那就只是單純的為了本能和衝動而存在的東西罷了。而說到神經,也只有一點點作用而已。請看證據。對雞我們會實行強制增肥培育法,將橡皮管塞進雞的咽喉,然後大量地送進食物。送進平常的五倍或十倍的食物,然後雞的的確確就會變肥,肥到相關有趣的程度。還有,假如要觀察狗的胃液分泌是怎麼運作,就將狗的胸部切開露出胃的後部,將幽門的部位和腸子分離之後接上橡皮管,然後餵食。如何?你們覺得狗會吃食物嗎?…..此外,將家畜去勢。也就是將牠們為了生殖的焦慮或因其他事情所耗費的精力保持下來。那麼家畜會胖起來。動物就像一部機械,想要牠們走快一點時就讓牠跑;想要牠胖時候就拼命餵牠吃;想要乳汁就將牠的孩子放在附近卻不讓牠餵奶。無論如何都只是看我們方便而已,完全不需要擔心。」

 林林總總,這類反對素食的論點,在宮澤賢治的安排下,一波一波的出現。口中喝著水果茶的我,對於這些陳述,與裡面的素食者一樣,「勉強地想笑一笑,可是卻怎麼也笑不出來」。並且期待宮澤賢治會如何為素食者辯論。

 「那人一把白髯,也穿著如牧師一般的黑色長袍,然而他登上台之後卻以相當重的口吻說道:….
用餐是一種樂事。會認為因為素食就剝奪許多樂趣的話,畢竟還是傾於肉食者的想法。的確,普通混食的時候,蔬菜是沒有肉類來得那麼美味,然而,要是你大啖肉類之時候考慮到動物的苦痛,終究那食物也就變得不美味了。要是勉強吃下去,也只會消化不良而已。當然,要是吃素食吃了一年以上,漸漸就會變得肉類有令人不愉快的腥臭,也就不會偏好吃肉了。……一樣是喝水,有德者與無德者就有相當不同的感受。只吃麵包鹽和開水的修道院的聖者們,可以感覺出麵包中的糊精、蛋白質、酵素、單醣類、脂肪等等之中微妙的味覺差異。假若將麵包換成黑麥,他們也將感覺黑麥的好處並且因而喜悅。這全都是因為感官變得相關靜寂的緣故。……在此我想述說的只是,享樂並不一定只限於肉食當中,反倒是清澄透明,無止盡的愉快安靜的素食才更是享受。

 老人點了點頭走下祭壇,台下的鼓掌聲震耳欲聾簡直像要掀翻了帳篷一樣。」

「人類感覺中所謂的苦痛,任何有感覺的生物也會覺得苦痛的:而人類的悲傷雖然有強弱的差別,但動物也同樣會感到悲傷,實在無法做到像宣傳單中提到的豬那樣那麼輕鬆愉快毫無煩惱的。小主人病死時,家犬一步不離他的墓前,也不進食不喝水終至餓死,這是相當有名的例子。而鹿或猿猴的孩子被殺時,母鹿及母猴也跟在後面故意被殺死之類的事情,也是人盡皆知的。

 馬兒經過了多年以後仍然記得牠的主人,偶爾遇到的話還會流出眼淚來。相對於前面論者所說的,素食主義以人類得感情強加諸動物身上,我倒是誠心地想告之反對者的諸位,實際上你們欺瞞自己的眼睛,罔顧動物與人類只有些微差別的事實,已經喪失了從自己內心油然而升的那段哀憐的感情。

 雖然任何人都會想以自己的觀點來考慮事物,然而,並不是凡事都能那麼順遂己願。…..我在此期望,所有的評論者們都能稍稍地降下自己的高姿態來看待這個世界。」

 花了一個下午的時間,看了宮澤賢治的這篇「素食主義大祭」,心中的感觸實在難以短短的幾個字來形容,素食好還是肉食好,從來就是一個爭論不休的議題。然而,從未看過像宮澤賢治這樣徹底將它攤開來談的方式呈現。宮澤賢治短短37載的一生,致於兒童文學的創作,這篇有48頁之多「素食主義大祭」雖然也被歸類成童話,但寓意之深,相信是值得所有人(無論是素食者或非素食者)去閱讀的一篇不可多得的文章。

後記:
關於宮澤賢治的介紹-----
 在日本文學界,宮澤賢治這個名字早已家喻戶曉。他既是一位童話作家,又是一個詩人、教師、農藝改革指導者、悲天憫人的宗教思想家……
宮澤賢治一生創作甚豐,然生前並未受到重視。僅僅是出版了一部詩集、一部童話集,可惜一本也未賣出去。死後,卻獲得意想不到的巨大聲譽。他所有定稿、未定稿或殘篇都被系統地整理出版與研究。他的童話、詩歌散見日本全國各地小學、中學課本中,並被翻譯成各種語言。日本每四年舉行一次國際宮澤賢治研討會。他本人被譽為“日本的安徒生”、“代表日本的國民作家”。
 1998年,日本《文藝春秋》雜誌進行了一項題為“二十世紀你最喜歡的十本日本著作和十本海外著作”的調查,宮澤賢治的童話《銀河鐵道之夜》名列第12名。2000年,日本《朝日新聞》又進行另外一項調查,由讀者自由投票,選出“這一千年裏你最喜歡的日本文學家”。宮澤賢治排名第四,遠遠超過了穀崎潤一郎、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安部公房、大江健三郎以及村上春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