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一位完全素食的奉行者,除了不吃肉、魚、蛋、奶之外,身上穿的,背上背的,腳上穿的,亦不使用與動物相關的製品。可是日常生活中,包括鞋子、背包、錢包、服飾、化粧品等隨著流行在走的物品,幾乎無一不與動物有密切的關係。在這種情形下,對於一個愛美且追求時髦的素食者來說,是否就要被屏除在流行與時尚之外呢?
吃素不等於苦行
其實吃素不等於不能打扮美美的。如果妳是一位流行的追隨著,那麼妳會發現其實許多廠商已漸漸把無動物製品這個概念帶進他們的產品設計當中,來滿足愈來愈多全素主義奉行者的愛美需求了。在過去,流行與愛護動物的人道主義是無法劃上等號的,在選擇上,總有一方必須被放棄,但是現在,這個顧慮似乎可以免除了。除了名牌廠商推出有產品是純素者可以選用外,一家位於倫敦的鞋子製造業者,Beyond
Skin,今年10月一次推出了六款樣式新穎的無動物製品的鞋子來滿足純素者的要求。Beyond Skin不但在產品上提供無動物成份的製品,所有包裝紙與宣傳品更是使用完全可以回收的再生紙來符合環保的需求,並且採用黃豆製的油印印刷,每年並將年收入的一部分捐給使用者票選出來的慈善機構。
成本與流行間的抉擇
不可否認的,素食人口與非素食人口在比率上仍相當懸殊,業者無法一次大量生產無動物製品的鞋子,否則,絕對會面臨產品滯留倉庫或無法季節性推出新產品的窘境。為解決這個問題,這些製造廠商,採取了所謂的先訂後製(made
to order)的購物方式,在客戶下訂單之後,才為客人量身訂製。甚至,許多廠商也沒有專門的店面,而是在網路上透過展示,讓客戶依自己的喜好訂購想要的款式。這樣的互動架構讓所謂「免於殘酷」(Cruelty
free)的無動物成份商品可以持續的被推出,製造廠商也能順利的生存下去。
無法擋的趨勢
這波「免於殘酷」的無動物成份產品熱,讓以往一直受美國人道對待動物組織(PETA)批評指責的VOGUE流行雜誌在今年十月份的英國版雜誌上出現了以「Vegan
shoes」(純素鞋) 為標題的產品介紹,將無動物成份產品登上流行的行列。當中所介紹的產品即是來自一家線上網路購物店(http://www.veganstore.co.uk/)。除此之外,當你走進一些名品專櫃,例如Calvin
Klein、Mandarina Duck、Jack Spade,也有部分無動物成份產品供你選擇了。
名人帶動使用與流行
名人的支持可以說是這些無動物成份產品製造廠商得以生存的一大原因之一。商場上商品的競爭本就劇烈,在現今講求廣告與宣傳時代,有名人代言或支持,對於產品的銷售,往往有很大的刺激效益。在歐美,素食的支持者,有許是演藝界的名人,在他們的帶動下,也為購買「免於殘酷」(Cruelty
free)的無動物成份商品起了帶頭做用。以Beyond Skin的鞋子而言,知名電影演員,艾曼達‧侯頓(Amanda
Holden),喬安.林莉(Joanna Lumley)與英國當紅女歌手艾莉森(Alison Goldfrapp)的選用,大大加深他們產品在流行與時尚上的地位。但這些時髦的產品,幾乎都以女人為主要對象,素食的男人在享受流行上顯然沒被照顧到。一家網路純素鞋子的業者表示,基本上,素食人口中女孩子比男孩子多,也因此他們的產品開發,主要是針對女孩子而設計,男孩子所穿的樣式,基本上屬於傳統且正式場合穿的鞋子。
需要素食者本身更多的努力
任何產品在市場上壽命,取決於產品的優劣與顧客的滿意度及銷售量,屬於小眾市場的無動物成功產品,無論是流行服飾、鞋子或背包等,使用者依然是少數,製造廠商要生存下去,仍然需要有更多人的支持才有辦法繼續生存。然而,許多吃素的人雖然不吃肉,但所穿的鞋子、衣服或配飾,並未澈底的堅持使用無動物成份的產品,讓有心推廣無動物成份產品的廠商裹足不前或無法開展更多的分店來服務顧客。過去非動物皮製的鞋子,給人的詬病是不通氣,容易滋生香港腳,樣式少等問題,但隨著科技的發展,無論人工皮革或塑膠製品,都有長足的進步,如果素食消費者想要跟得上流行,恐怕需要努力的是素食消費者本身了,因為沒有足量的銷售市場,製造廠商只能保守的提供制式產品,而非跟隨季節變化的各式新產品了。
英國「免於殘酷」(Cruelty
free)網路商店
http://www.veganstore.co.uk/
素食鞋子參考網站
http://www.vegetarian-shoes.co.uk/
http://www.beyondskin.co.uk/
http://www.mooshoes.com/
http://www.earthvegan.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