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短訊:三種類型的”動物良知”者  翻譯/ kate

 湯姆.雷根是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退休哲學教授 著名動物倫理學者 當然也是名素食者。 他的”獸去籠空”(Empty Cage)廣受重視 以下是他接受採訪的對話一部分, MS為採訪者, TR為湯姆.雷根。

MS: ……你的書裏提到 具有”動物良知”的人有三種類型。

TR: 我知道有一些人,他們很小時 一旦明白羊排來自羊羔 就不肯再吃羊肉了…..因為他們與其他動物有一種親近感與友善感,這本身是一種天賦 他們不需要你用證據 遊說 或者爭論來培養這種感覺,他們自然而然就這麼認為,這些人具有寬闊的胸懷 對動物深富同情,我把他們稱作”達.芬奇型” 因為據我們所知 達.芬奇本人便是這樣 從年少開始 終生如一。

還有一類人不像前面那些人那麼偉大 ,他們就是一些平常人 生活中發生了某件觸目驚心的大事, 使自己對動物的看法有了根本改變 ,從此也改變了自己的生活 ,我把這類人稱為”大馬士革人”。聖經中 掃羅前往大馬士革 途遇耶穌天啟 這位過去肆意譭謗耶穌的人 從此成了他最偉大的弟子保羅。(據新約的使徒行傳 耶穌在空中對他說 “掃羅 你為什麼逼迫我?” 掃羅便仆倒在地.——譯者注。) 我在書中也舉了幾個例子 講述我所瞭解的瞬間徹悟故事。

我認識一個年長的德國動物保護積極分子 ,二戰時正在柏林,在一次可怕的空襲之後走到街上, 一匹馬從石磚街上迎面奔了過來 ,想像那得得馬蹄聲撲向男孩的景象吧, 那時他才十歲,那匹馬從頭到尾在燃燒 準是被人撒了汽油點了火 ,它跑過男孩時, 兩眼直視著他 說道:”我做了什麼你們要這樣對待我? 你為什麼不幫助我?”

MS:我讀到這個故事時的確很震驚…這個二戰時期的故事讓我想起工業化農場裏的那些豬 ,它們雙眼直視照相鏡頭時 ,也同那匹馬一樣在問同樣的問題。

TR:我同意,我得說 許多這些”大馬士革人”的經歷 ,包括了與另一個動物之間面對面的眼神交流,這使他們認識到:”天哪 有個靈魂在裏面。”

MS:那便是交流。

TR:這就是那些遭遇某種啟示而轉變態度的人。 然後剩下我們這些人, 在遺傳基因裏什麼愛護動物觀念也沒有 ,也沒什麼革命性的事件發生在我們身上 ,我們只是一步步走到這裏。讀了一本書、 看見了什麼景象、 同別人談了一次話,心裏就存了個問題。比如什麼是”馬林那細羊毛?” 諸如此類的問題 接下來 那個問題的解答又引出下一個問題,於是我們去接觸一些人 經歷一些事,我們去看一些文章、錄影、 讀一些書,也許還去屠宰場……於是就走上了這條路。我們當中許多人 終於有一天看著鏡子 ,發現自己成了個動物保護支持者。

MS:這三種類型的人 個性有點類似於”靈性 感性 與理性”

TR:是的,很相似。我認為這種分類並不局限於動物保護者,我想許多人也是由這幾種途徑走到民權活動(五十年代開始美國興起的支持黑人權益的運動——譯者注)上來的。

因此, 我的書是題獻給那些猶豫不決的人的,因為到處都是猶豫不決的人 我也不覺得這本書有那麼大的力量 可以轉瞬之間改變人們的觀念和行為,我是說 要能那麼做當然很好,不過我不大相信。

MS: 嗯 這本書已經影響了我.

TR: “達.芬奇”們顯然不需要這本書,他們已經有了這個觀念,需要這本書的人 也就是說我能對他們有所幫助的人 ,是那些猶豫不決的。 我希望…我相信 世界上充滿了猶豫不決的人 我們的動物保護活動中最有挑戰性的工作是吸引他們來加入我們。實際上這就是我寫這本書的原因. 我寫這本書 把它當成了動物保護活動的徵募手冊。

本文出自http://www.madcowboy.com/02_MCIview03.001.html

◇ 回目錄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