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跡天涯:寒冬中的溫暖巴黎  文/ BBWSSY

 今年巴黎的冬天冷得讓人毛骨悚然。空氣中的嚴寒,足以讓所有人屏住呼吸。不得不在戶外奔波的人,個個頂著通紅的鼻頭,毫不猶豫地放棄了以往懶散的習慣,用完全不法國的敏捷和迅速在街頭行走。但如果你坐在溫暖的餐廳裏,一邊喝著濃濃的熱湯,一邊透過玻璃窗上的霧氣看外面的行色匆匆,這時就算身心再疲憊的人,也會覺得自己幸運無比。美食,在這個季節,比任何時候更讓人嚮往。

 在歐洲人奉為餐飲業“聖經”的法國紅色米其林指南(Guide Michelin)裏,巴黎6區的Lutetia大酒店內名叫Paris的餐廳,帶著一顆小小的星,已經穩穩的待了多年。

 當我夾著一身寒氣衝進門口,一個帥氣的男侍應一臉微笑接過我幾乎已經結冰的外套,領我走向我早上已定好的位子。那是一張相當大的橢圓形餐桌,雪白的餐布上熨得平平展展,沒有我反感的折痕。水杯,葡萄酒杯和餐前酒杯依次站立,陪襯在旁的小花素淨而優雅。

 不像有的老字型法國傳統餐廳,這裏的午餐菜單簡潔明瞭,頭盤主菜餐後甜品每一類最多不會超過六樣菜,最後是一個為素食者準備的素食套餐。總共加在一起四頁紙,要決定吃什麼並不是難事.點酒倒是難事,因為酒單像一本字典那麼厚,看完也該吃晚飯了。幸好這裏有專門的選酒師。

 餐廳中央有個餐前酒櫃,7支餐前酒被16支酒杯環繞。Philippe Sochon,餐廳的選酒師用帶些驕傲的溫文爾雅向我推薦餐前酒。此人是專業的選酒師,從巴黎高等美食學院畢業,是名副其實的酒專家。Lutetia酒店內所有的酒都由他負責選購。他向我介紹了7支酒,但是推薦我喝2003年的Menetou Salon白葡萄酒,說年輕女士無一不愛此酒。結果我真的不是例外。這酒顏色透明亮麗,毫無雜質,入口極為清純,果香和酒香混和的恰到好處,把胃口不知不覺勾引了出來。

 Paris應該算是米其林指南中規模最小的巴黎一顆星餐廳之一,只有35個座位,這裏大約每半個月更新一次菜單,餐廳裝飾也並不常變,卻從不妨礙這裏客似雲來,中餐和晚餐都必須提前訂位。這裏因為靠近盧森堡公園和參議院的關係,很多政客常來吃飯,順帶著很多記者也跟來了,結果不少演藝界的明星也經常把約會採訪的地點定在這裏。當天我在Paris 吃飯,一抬頭居然看到法國著名男星-讓‧雷諾Jean Renoir(《殺手萊昂 Leon /The Professional 》的主演)和著名導演盧‧貝松Luc Besson和幾個朋友推門走進來。而據餐廳的侍應向我透露,另一位法國知名女星凱薩琳‧德拉芙Katherine Deneuve也是這裏的常客,她的大部分記者招待會都會選擇在這裏舉行。

 法國知名大廚師Philippe Renard1991年開始在Paris掌廚,大約兩年後,米其林美食家悄然來訪,所有歐洲餐廳夢寐以求的一顆星就這樣突然降臨。Philippe Renard 和大多數法國大廚一樣,認為美食的主角是材質,而非廚師。所以他嚴格遵守每一味食材的性格,不管葷素,菜擺出來,只要入口,要保證客人在迷醉之中仍然能夠馬上知道自己吃的是什麼。他的素食料理更因此在巴黎美食界享譽盛名。

 每位客人在進餐之前都可以選擇喝一杯蔬菜起司濃湯。湯呈奶白色,以玻璃杯托出,湯中沒有任何食材的顆粒,可是喝下去之後,你竟然可以清楚分辨出湯中有哪幾味蔬菜。

 素食套餐的主盤由5道小菜組成,分別是燉馬鈴薯,蘑菇玉米糊,核桃蘆薈捲心麵,番茄百合,有的酸酸甜甜,具足西班牙菜的風格,有的清新淡定,和中國南方的素菜頗有相似之處。而每一種組合讓人驚異,吃到嘴裏又覺得一切原該如此,本來就應該是這樣搭配。

 最後的王牌,是Paris的招牌甜品, 維多利亞式烤鳳梨配無奶油加糖果汁冰糕。一個四周以綠玻璃鑲邊的圓盤,被一條用千葉草與奶油熬出的綠色配汁從中間劃開,一邊是鳳梨,另一邊是冰糕,這一盤配色鮮明,輪廓簡單,很有些中國山水畫的感覺.而最提神的是旁邊一個方杯,下邊是滿滿的胡桃仁,上面4塊方巧克力,原以為只是陪襯,每想到吃起來卻精神一振。巧克力外殼內包裹的巧克力漿香軟甜滑,濃郁的味道半天不肯散去。

 像回到家一樣的滿足,在這一刻終於到來。

註:紅色米其林指南(Guide Michelin)為評鑑歐洲所有飯店與餐廳的水準指南,在餐廳的評鑑中給予一到三顆星的級別,這一家Paris是獲得一顆星。評鑑的內容包括有,餐廳的位置、交通狀況、服務水準、裝潢、餐廳與廚房的清潔、價錢、菜單以及菜色的搭配、選擇和味道等等...

◇ 回目錄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