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苦得樂篇---直視心的本性
(Looking Into The Nature Of The Mind)

 

文/第四十一任薩迦法王

  「心的本質」若要理會得來,先決條件就是你要作禪修,在禪坐中將心意集中,避免吵雜干擾,最好選取一個安靜舒適之處,而採取七支跏趺坐,若無法盤腿最少要背脊挺直,雙手接合。

  就初學者言,若無目標物心將不易集中,所以最好選擇一目標物,如佛像、花朵、或其它東西,將之置於前方距自己兩處,高度與眼睛平齊,並且放置穩固,否則若它晃動將導致念頭生起。這時有三件事應注意:呼吸、眼睛和心,試著把這三樣東西都集中在目標物上。不要去想這個東西的品質、形狀或顏色,而只是集中你的精神,試著將注意力集中在目標上愈久愈好。當有事情發生時,如聲音響起、光線射入、或其他事情出現時,常態下你會生起雜念,而無法如前的專注。此時必須馬上再將注意力收回目標上,並試著讓它持續下去。

  假如你透過尋找,遍尋身體的每一個部位,裡理外外的任何地方,你都將找不到一個稱為「我」的東西。我們經常習慣性的說「我的頭」,「我的手」,「我的心」,你應該仔細探究這個「我」究竟在哪裡?其實,無論你如何的鑽研考論,你也無法在任何時間空間中找到這個「自我」真正的主人,真正的自己。

  同理,「心」也一樣,它好像節拍一樣,時時刻刻在變,你也無法真正找到它。過去心已遠,未來心尚未起,現在心則時刻在變,所起在三時中,都找不到「心」的存在。而且,當我們說「我的心」時,就如同說「我的房子」一樣,「心」本身並不是「我」,「我」與「心」似乎又是不同的東西,那「心」到底是什麼呢? 「我」又是什麼呢?值得仔細參考。

  我們來探究一下「心」,如果「心」的存在是真實的,那就如同人的存在一樣,當該有形體。比方說若有一個人存在,我們可以問他在哪裡?在我身體內嗎?在身體外嗎?在身體的中間嗎?或存在身體的哪一個部位?同哩,如果心是真實存在,我們可以問它在哪裡?其次,它應該有個形狀,是長得像甚麼呢?圓的或方的?還有,假使它是具體存在,就一定有顏色,我們的心是白色的?黃色的?綠色的或紅色的呢?

  其實「自我」或「心」並非由別人所創,它是經由自己很強烈的習性所製造出來的。要是外在的對像不復存在時,例如我們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聽到的,舌頭所品嚐到的,當這些東西消失時,「自我」便自然解,如同夢境一般,並非真實存在。在夢裡,我們看見很多東西,而且當在夢中接觸到好東西時,如同真實生活一樣會感到高興,當接觸到可怕東西時,也會覺得受到驚嚇,等到自己從夢中醒來之後,才發現什麼也沒有,原來只是大夢一場。 「自我」也相同,一旦我們的對象物消失之後,主體也就跟著不見。

  那「心」又是怎麼的存在著呢?前面透過層層徵尋,我們找不到心的顏色及形狀,「心」應該不是真實的存在物,它應當只是一種覺知。覺知我們並沒有死亡與昏迷,我們仍清醒的活著。這種覺知是持續的明覺之持續,一如心靈的流泉不間斷一般,我們由一個嬰兒到長大成人,最後歸於死亡,「心」都永不間斷的覺知。它由過去生而來,然後經歷此生,又會繼續到來生,我們可以說這種持續不斷的明覺就是心的持性。

  任何東西都有不同的特性,以區別彼此的不同,例如花的特性是常有葉子為伴,以及擁有特別的顏色、香味和形狀;它跟桌上是不同的,桌子沒有葉子為伴,桌子的顏色、味道和形狀也與花不同。同理,心也有它的特性,心的特性就是明覺。明覺有其持續性,做錯事的心和做對事的心,都是同一個心,做任何事的心,也都是同一顆心。

  接下來我們探討「心」的明覺,它位於何處?由何處生起?安住於何處?將往何處去? 「心」是空性,是無因的,因此它從未生起,也從未安住。如前所述,假如它有所安住,它一定是在身體之內,或身體之外,或是在這兩者的中間,且有特定的形狀,及特定的顏色。但是心並無這些現象,所以它並不是真實的存在物,或者稱之為「空」,而這個「空」的狀態,佛教術語就稱為「空性」,所以「空性」是心的另一個特性。

  「心的本質為空,特質為明」。 「空」與「明」無法被分離,「明」的本身是「空」,「空」的本身是「明」。如前所說,當我們找尋心在那裡時,遍尋不著,不在任何處,也無任何形狀與顏色,故它是空的,但是卻感覺真實有心的存在,如果沒有心,那到底是誰在做這些事?誰在經驗這些快樂或痛苦?

  心的兩個特性明與空,是二而一,明而空,空而明;若從表面上看來,空性與明性似乎是矛盾的關係,明性是持續不斷,而空性似乎不存在;其實明空二者,如火與熱,我們無法將火與熱分離;火本身是熱,而熱就是火。明性與空性亦然,是二而一的存在,二者都是心的真實本性。

  我們可以說心有三種特性:「明」為其一,「空」為其二,而「明空不二」為其三。若對於這三特性有真實了解,我們便可試著依此基礎,以非常專一明晰的心,用以觀修「明」、「空」、及「明空不二」的心境;若進入此心境中時,會發現本無禪修之人,亦無禪修之事,也無禪修之法,只是空不離明、明不離空、空明不二的禪境而已。

  以上這些都必須自己去實證體悟,若只是在理智上理解,那都只是相對層次上的事,非究竟了知心的體性。究竟面是遠離諸邊的,如存在與不存在的邊執等,這些都要加以超越,乃能進到究竟面心之體性中。然而這對於一般人而言,似乎是太遙遠了,一般人甚至不屑於探討:生命是什麼?為什麼我們現在會在這裡?為什麼我們需要經歷這樣的人生?這些問題一般人會認為理所當然的事。但是另外有一些宗教家,無論是佛教或非佛教,還有不同文化國度中的智者與哲人,他們則努力嘗試發現生命的奧妙,找尋生命真實的意義,探討我們為何在這裡?為什麼大家看起來差不多,而最後卻有不同的結果?等等,對於這些問題,他們都各自用心的去尋求答案;唯真正的答案必須真實了悟心之體性,走入究竟面,才能算是弄懂生命存在的理境。

  佛陀曾親自預言在他入大涅槃後,將出現一位「龍」比丘,他將可以表達傳述佛陀的真實智慧,這就是佛教中最高的哲學家龍樹菩薩。佛陀預言龍樹菩薩將到人間解說中觀哲學,案佛教中有甚多派別,中觀派算是其中較高的一派,龍樹菩薩為創始人,他的哲學謂一切事物皆可歸為相對真理與絕對真理;在相對真理上,他所認為的與其他派的主張無大不同;但在究竟真理上,他以一很敏銳的智慧來檢視生命是什麼?所有外顯諸法的本質為何?之後,龍樹謂究竟諸法是遠離二邊,既非「有」,亦非「無」也不是「二者皆非」,也非「非二者皆非」,究竟真理是超越二元對立,凡可意會想像者皆需否定,透過現象的不斷否定,才能進到究竟的絕對界中,當悟入絕對界之後,乃能真實了知心的體性是什麼?一切相對界世俗諦的言說都無法碰觸心的體性。

  龍樹菩薩承受「緣起性空」的佛教智慧,以說明世俗諦與勝義諦。他謂世間一切諸法,皆因緣所生,沒有一件事,不由因緣而存在,一件事情的發生,若其中一個原因消失,它就不會如此發生,這是就緣起義說。若就勝義諦說,則一切的存在皆是「性空」或「空性」的顯現。 「性空」或「空性」並非我們所謂的虛無,當我們說「性空」或「空性」時,是表示它超越相對,遠離言詮論釋,我們無法用相對世界的言語形容它,它超越了我們現象界的任何形式,超越了這個我們目前深深陷入的二元之網的陷阱中,它完全遠離這一類的事情,它是心在究竟義下的呈顯狀態,也就是心的體性之顯現,故透過龍樹菩薩的「性空」或「空性」,將有助於對心之本質的體會。

  我們可以依據上面對心之體性的闡釋來作禪修,當然這樣只能了解其表層的文字意義,然後經由深思與禪修,自然可以漸次證悟究竟的真理。當我們覺悟了這些之後,就能完全由輪迴的串習中解脫出來。那我們應該如何修持呢?口頭說說很容易,但要實際運用於禪修便非易事,當我們說遠離諸邊,遠離一切想,但要如何落實呢?之後又怎麼辦?如何往下走?如何才可以得到這個體驗?等等,便是我們接下來要談的問題。

內觀之第一教授──【成境唯心】

  我們一般人修行要由淺而深逐次深入,現在首先要建立起所有外顯事物,皆由我心所現的觀念,亦即「一切唯心」,心創造了這個世界,一切好、壞、痛苦、快樂等皆由心所創造;許多經典皆如是說,許多得到內在證悟的大師們,也都說生命所體驗到的一切境界都根源於心。我們可以舉夢為例來作說明,我們在夢中可以見到我們的朋友,然後跟朋友一起享樂,夢中所感受到的快樂一如真實生活的經驗一樣逼真。我們還可以在夢中見到色彩、形狀,以及所有的一切,而且它可以在我們心中產生影響。如果是個好夢,我們會覺得很快樂,而且享受於其中。如果是不好的夢,我們也感受到不好的情緒。像這樣的夢與我們目前的實際生活有何差別?其實並無多大不同,夢境與現實中,都是同一個你的體驗化現,唯一不同的是,現實中的你有著較多的習性,而在夢中則習性較弱。然而在究竟上,他們並無多大差別。於此,你就可以了知你的心,在夢中可顯現一個世界;在現實人間,又可顯現一個世界;而這一切都是你心的不同顯現而已。所以我們必須建立起一切外顯皆是心的化現之認知。

  若你接受了這個觀念「萬法唯心」,那你就必須相信生活中所見、所聞、所嚐、所感受到的一切,皆由於我們內心所致。比如說在現實生活中只要心情愉快,即使自己身處極惡劣的環境,還是會很快樂的;縱居陋室,所有物質都很櫃乏,只要心情愉快,你仍然是快樂的。但是如果心情不好,即使所有享用皆是最高級的,你也不會覺得快樂。這一切都因心情使然。同理,即使住在同樣的房子,用同樣的東西,外面的一切東西也都一樣,對一個人而言是快樂的,但對另一個卻非常不愉快。假設不是「萬法唯心」,那同一環境對每一個人而言應該都是相同的。一個愉快的地方,每一個人應該都同樣感覺快樂;一個不愉快的地方,對每一個人而言都會是不快樂的。但事實不然,可見是「萬法唯心」。以上是對心內觀的第一種教授。

內觀之第二教授──【成心為幻

  第二個教授是建立心的顯現為如幻的觀念。當魔術師表演魔術時,由於一些技巧或使用一些咒語,他們能變幻出許多東西。當我們看這些東西時,就像是日常真實生活中的東西一樣逼真。同理,心的顯現亦若此,當所有因緣聚合時,它就能顯現出一切現實中的事務來,但是當因緣消失時,這些東西便不存在了。人間的所有存在物,都要如此觀想認識,它是虛幻無實性,有如魔術師所變現的世界一樣,這是內向觀修的第二個要點。

內觀之第三教授──【成幻無自性】

  第三個教授是建立幻無自性的觀念。所有東西皆互相依存,都是因緣條件具足才會顯現出來,等到因緣不存在,那些東西便自然解,而當中並無不變的自性存在,這是世俗諦的緣起說。若從勝義諦言,真理是超越有無,及各種二元對立,一切究竟的存在皆遠離言詮,我們無法透過言語表達超越界的東西,那是本體不可說的世界,這是勝義諦的性空說。這種緣起有與本性空合一的「空有不二」論,便是向內觀修的第三個要點。

  結論是心的本性有三個特點:「明」、「空」、及「明空不二」。有許多不同的例子可以用來詮釋說明這種狀態,但是我只舉了極少的例子,各位應該記住這些例子,並將它混合思維以供禪修之用,並於日常生活中活用它們,如此,我們就可漸漸生起智慧,然後經由智慧和功德資量之累積,使我們獲得究竟的證悟。以上是今日演講的結論,祝福大家長壽健康,並圓滿所有善願,修道得以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