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競爭社會保持心靈的平靜(一)

 

演講者.授權/Dolpo Tulku (多波祖古謝拉桑波仁波切)
藏譯英/Daniela Hartmann
英文編輯/Zuzi Griffiths
英譯中/Violet
版權/蕃茄小屋

  天我不想談任何具體的佛教主題,而是希望以我自己的經歷和印象,聊一聊如何在如今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保持心靈的平靜。

我們如今生活的社會在經濟上已經相當發達,與發展相伴的是激烈的競爭,隨之而來的就是焦慮和恐懼,而這些焦慮和恐懼反過來讓人們相信自己只有參與到這個系統的遊戲裡,才能成功地生活下去。對於一些人來說,這種壓力過於巨大以至於產生抑鬱,最後自殺成了終極的解決之道。我們的問題是,有沒有其他的解決方案呢?

答案是有的,那就是過一種對他人不造成傷害的生活。過這樣一種生活,我們需要注意兩個方面:我們需要放棄什麼,以及我們需要培養什麼。

因此,首先,最重要的是我們需要放棄競爭性的思維方式以便過上一種平靜並且積極正面的生活。競爭性思維與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關聯,接下來我會從四個方面來具體解釋:競爭性思維與傷害他人的想法;競爭性思維與輸贏論英雄的想法;教育過程中的競爭性思維;工作中的競爭性思維。

1.傷害他人的想法
競爭性思維與傷害他人的想法之間的聯繫是一種因果關係。如果我們視自己與他人處於一種競爭關係之中,我們就很難對他人產生同理心、友愛之心,遑論理解他人。

相反,我們會思考如何傷害他人從而超過對方。當我們過一種健康而快樂的生活時,這些負面的想法是絕對不會產生的。

這些我們都能從自身的經歷中有所體會。因此,如果我們希望擁有平靜而有同情心的思維方式,放棄競爭性思維至關重要。

2.成敗論英雄
接下來一個問題上將人以成功者和失敗者進行區分。同樣的,如果我們以這樣的角度去觀察世界,我們就很難放輕鬆並感到快樂。人有成功者和失敗者之分是競爭性思維不可避免的衍生產品。

將如何讓另一方獲益或者為對方的幸福加分看得比自己的更重要,在這種情況下是絕無可能的。

將上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作為例子,我們可以看到這種區分法可能帶來的最壞的結果。在衝突中最基本的想法永遠都是“我必須贏”,不論我的行為將給他人帶來怎樣的後果。就算是在遊戲中,我們也能觀察到這種負面的效果。如果我們抱著遊戲這樣單純的目的參與一種遊戲,我們會非常享受,獲得許多樂趣。如果我們抱著打敗對方一定要贏的態度,我們是無法享受遊戲本身的。陷入這種非贏不可的思維模式中的人通常很多疑,而且總是很緊張。

以世界盃足球賽為例,那麼多球隊參賽,互相競爭,但最後只能有一支隊伍獲勝。其他所有的球隊都無可避免要失望而歸。直到幾年前,我都還不瞭解足球的規則。一天幾個朋友和我解釋了一下,這之後儘管我自己不玩足球,每場比賽我都會挑選一支我球隊支持他們,這讓我看每場比賽從頭到尾都很興奮。當球接近球門區域的時候,我都會想“加油,踢進去!”,而我自己的腿都會情不自禁地痙攣,這就是情緒上我投入的程度。在整個比賽過程中,我精神上的平靜消失得無影無蹤。但不管怎樣,最終只會有一支球隊贏得比賽,而失敗的總是大多數。這就是問題所在。

3. 教育
第三點是將競爭性思維應用在教育之中。很多人認為在學習中競爭性的環境氛圍非常重要。但我的觀點相反。競爭對於達成好的教育是一種妨礙。只有當我們看到對於學習而言是一個正確的理由,並且可以在某個領域獲得一些實踐經驗,我們才有可能真正習得一些對於今後生活而言有用的知識。如能做到這一點,我們就能在自己的領域真正做到有學識,若非如此,不論我們學到了什麼知識那都是膚淺而無法持久的。什麼才是真正的有學識可以用蜂蜜來舉個例子。

蜂蜜可以簡單地解釋為“蜂蜜是一種金色、甜蜜的液體。”學生能夠理解這句話,也可以將其和某些事物進行聯想。但如果他從未嘗過蜂蜜,他將無法體驗,無法擁有對蜂蜜更深的理解。只有直接的體驗,我們才能說他真正瞭解,他才能超越純理論的層面將知識傳遞下去。

如果一個學生被教導說必須努力學習,在同學之中保持前列,他的關注點就會放在與他人的競爭之上。學習的內容,以及它們與生活的聯繫就會屈居次席。如果我們取消“競爭”這個詞,而是開始強調好的教育對於學生未來找到適合的得以謀生的工作的助益,對於學習更深層的興趣,以及希望好好學習的願望就會被激發出來。

在競爭環境中學習和出於深植內心的興趣學習有三個主要的區別。在競爭環境中,學生總是會很焦慮,擔心自己和其他同學相比落後了。沒有了這樣的壓力,他會更享受學習的過程,沉浸在與自身經歷相關的主題中,感到更加輕鬆。我們都知道出於興趣的學習是什麼樣的狀態,以及這對於我們的幫助。當我們關注的重點是和別人競爭,我們無法真正學習一些內容,也無法將其與自身的生活聯繫起來。如果有人讓我們在十分鐘之內用心學習三、四個詞語,並承諾如果成功會有獎勵,我們就會集中精神儘快完成這項任務。而任務完成的那一刻,我們就會立刻忘記這些單詞。

我們人生大約有一半的時間都用於學習。在這些時間裡被剝奪了內心的平靜是多麼可怕的事情!因此,放棄競爭性的思維,把我們的精力集中在學習之上,對於幫助我們快樂生活非常重要。

4. 工作
我的第四點是談在工作環境中的競爭。不論我們做什麼,在工廠、成為政治家,或者是精神層面的工作,人們總是說我們必須爭為人先。如果我們只是單純的工作,可能問題不大。如果我們是在領導的位置,我們會不自覺地進入與他人的競爭關係。如果我們屈服於這種壓力,我們就絕對無法擁有平靜的思維。另一種選擇是我們盡力完成好自己的工作同時對他人保持一種正面積極的態度。譬如,我們有一份辦公室的工作,我們要意識到自己不僅是在打一份工謀生,同時也是在幫助我們的同事謀生。這樣我們就可以以一種放鬆的心態來工作。如果有一位熱心的同事,那麼他的熱心一定是根植於為別人考慮而不是將自己的安排放在第一位。人們樂意接近這樣的人,在他離開之後也會想念他。而一個總是處於競爭狀態的人,人們就不會希望和他日日相處。

以上四點說明競爭性的思維和內心的平靜是不相協調的,它會讓我們變得焦慮、恐懼、多疑。

這段講話發表於2011年1月20日,地點為德國漢堡的德美研究所德國漢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