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西医化

 

 

文.授权/周莉蕙医师
版权/蕃茄小屋

  人问曾经被人把脉后,给予一些建议的药品:香砂六君子 2g (三餐后)、乌药顺气汤1g(隔日)、消遥散1g(隔日)、甘露饮1g(隔日)、左归丸2g(三餐前)、请教就此资料,是否能约略知是何病因? 

1.中医的『病因』为三:内因、外因、不内外因。
所谓内因是为“七情所伤”(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劳倦”和“房室不节”这三大主因。

外因是受风、寒、暑、湿、燥、火等邪侵袭。

不内外因是刀伤,跌倒损伤,撞伤等(这项肯定不是您想问的!)

2.中医看病是先收集症状,將这些症状用八纲辨証后而有了治法,之后才有方药出来。
而中医又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同病异治,举例来说:同是感冒,有辛温、辛凉、清暑...等各种方法,是因每人体质不同,当感受到外邪后机体出现抵抗而反应出的症状会有很多的差异,故有不相同的方子对应而出。异病同治是不同的病,治疗的方子却是相同的。如高血压,睡不着,腹泻是不同的病,若都是关部脉促属阳明病,是可用相同的葛根黄芩黄连汤同治之。是故以方子来猜患何种病,很难的!

香砂六君子的功能是『脾虚气滞』:消化系统的问题,可以有腹泻,食欲不振,食后腹胀,身倦懒言,舌淡苔薄齿痕,脉缓弱等症状。只要辨証出来有脾虚夹有气滞(不通)而无热象者适合。因为是肠胃药,也可以饭前服用而不伤脾胃。

乌药顺气汤的功用是『畅通气机,宣散风痰』。一般偏『痰气』阻滞经络的轻微中风用的。也是可以理气,使痰与气顺畅。

逍遥散是『肝郁脾虚』用:疏肝解郁,养血健脾。肝郁:胸胁疼痛,头痛目眩,郁卒,口燥咽干,或月经不调,乳房作胀。再加有脾胃(消化系统)的问题。

甘露饮,属阴虚夹湿热型的。口干甚而饮不解渴者适之。主要功能就是滋阴清热。可治口臭、舌炎、齿龈肿烂...

左归丸是是滋阴补肾。治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咽干舌燥,烘热,脉细数,舌质偏红。(虚热)。滋腻药会伤脾胃,建议饭后用。

中医开药是经过辨証论治后,多数是以一个主方为主,再作加减。以前老师看到一张处方开超过三个复方是会唸人的,说是乱枪打鸟呢∼

但却有另一种服药法是:早上服一种(如补中益气汤),晚上用另外不同的药(如六味地黄丸),依经络循行,体质变动而给契合的药。但并不多。

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种药同服。所以病人问『略知是何病因』,实是不知。依方子似乎是脾、肝、肾三系脏象有问题,但没有看到本人是无法凭空而论的。

回答后,愈写感触愈多。

最近上课,有一张投影片非常地语重心长,原文抄录如下: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辨证论治”是中医思维和方法的一个关键点。就是看你处在生命体的哪个阶段,中医治病看的是生命的这个层面,西医治病看的是肉体的这个层面。现今很多中医背弃这整体观的根本的概念,按病症来观察“病情”,没“辨证”,没看到“病人”气血营卫津液的问题,虽开的是中药,实际上是按西医的思路模式用药,病人有多少病症就开多少药,药开得会越来越多,这按图索骥的治疗不是按中医医理“开方子”,所以治病就无疗效。】

中药不是西药,头痛就用一个复方,拉肚子就加另一个方,腰酸背痛又再加一个方上去,这样子是『中药西医化了』,完全没有中医的辨证论治的基本精神在里面,这种已不再是中医了,儘管实质是中药,但却为西药了。若病程再作演化,是会跟不上重点医治的。也就是下一次再用同样的药就没效了。因为跟着『病』的屁股走,永远都是会追不上的。

病程是会动的,是会有变化的,有时朝好的方向,有时朝病重的方向走,有时是停滞的。如伤寒论,太阳有传至少阳,阳明..等等的传变,温病中,有卫分,传至气分→营分→至血分,甚者逆传心包。若不知道『病机』,是无法洞悉先机而掌握病情。是故《内经》有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想想每每抗生素,抗病毒的药出来后,细菌病毒就开始进化,那一天抗生素抗病毒的药发展到极至时,超级细菌或病毒就会出现的,屆时可就没药医了,所以先发制人才是高招!

参考资料:《解读中医思维: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作者:曲黎敏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7527588.html

作者简介:周中医师已茹素十几年,且有其专属的个人网页与讨论论坛,如有其他问题,亦可前去讨论论坛中询问。网址:http://chown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