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翻譯】
我哀籃中蛤,閉口護殘汁﹔
可憐的蛤蜊,在籃子裡緊閉著嘴,死守著生命裡最後的一滴水。
又哀網中魚,開口吐微濕。
可憐的魚兒,在網子裡拚了命的吐著水泡,只想抓住最後一絲濕潤。
刳腸彼交病,過分我何得﹔
眼裡看著它們被開腸破肚的痛苦,你的心裡怎麼能無動於衷呢?
相逢未寒溫,相勸此最急,
我急迫的想奉勸您 (此詩是蘇東坡寫給陳季常的)
不見盧懷慎,蒸壺似蒸鴨﹔
可曾聽過盧懷慎的故事?他因不捨蒸鴨就以酒代替。
坐客皆忍笑,髡然發其冪。
當他把壺上的巾布拉開時,席上客人都忍住不敢笑他。
不見王武子,每食刀幾赤﹔
有否聽過王武子這個人,他每餐都弄得到處鮮血淋淋。
璃璃載蒸豚,中有人乳白。
又常用琉璃蒸乳豬來吃,小豬身上還留著人奶的乳汁。
盧公信寒陋,衰發得滿幘﹔
盧公一生廉潔簡陋,死去之時大家為之傷心懷念。
武子雖豪華,未死神已泣。
武子一生雖然奢侈豪華,未死連天神都已為它的奢侈行徑感到悲憤。
先生萬金璧,護此一蟻缺﹔
縱然你有萬貫家財,也請守護著你那顆悲憫的情懷。
一年如一夢,百歲真過客。
人生如夢,就算能活到百歲也不過只是個過客。
君無廢此篇,嚴詩編杜集。
請君記住我所說的這番話,千萬切記。
【參考資料】
1. 盧懷慎(?—716),滑州靈昌(今河南滑縣西南)人,武則天時任監察御史,後歷任侍御史、御史大夫,玄宗開元元年(713)為宰相。盧懷慎自知才能不如另一宰相姚崇,因此凡事避讓,在任期間的政績只在于薦賢舉能,任宰相三年後病故。盧懷慎為官廉潔,家無儲蓄,門無遮簾,飲食無肉,妻兒饑寒,生活得很貧窮。他是唐代比較清廉的一位宰相。盧懷慎的兒子盧奐在廣州作太守時,不為當地的奇珍異寶所動,能保持清廉節操,也受到當時人的稱贊。
盧懷慎清廉儉樸不經營產業,衣服、器物上沒有用金玉做的豪華裝飾,雖然地位尊貴但妻子兒女仍然寒冷饑餓。得到的俸祿賜物,毫不吝惜地給予朋友親戚,隨給隨無,很快散盡。赴任東都去掌管選舉,隨身用具只有一個布袋。得病後,宋茂、盧從願去看望,見鋪的席子單薄而破舊、門上沒掛簾子,適逢有風雨刮來,舉起席子遮擋自己。天晚了擺飯招待,只有兩盆蒸豆、數碗蔬菜而已。臨別時,盧懷慎握著二人的手說:“主上急於求得天下大治,然而在位年久,對勤勉稍有些厭倦,恐怕要有險惡之人乘機被任用了。你們記住這些話!”到治喪時,家里沒有留下儲蓄。玄宗當時將要前往東都,四門博士張星上言說:“盧懷慎忠誠清廉,始終以正直之道處世,對他不給予優厚的賞賜,就不能勸人從善。”于是下詔賜他家織物百段,米粟二百石。玄宗後來回京師,在鄂、杜間打獵,望見盧懷慎家圍牆簡陋低矮,家人像辦什麼事,就派使節馳往詢問。使節回來報告說是盧懷慎死去二十五個月後的大祥祭祀,玄宗于是賞賜細絹帛,並因此停止了打獵。經過盧懷慎的墓時,石碑尚未樹立,玄宗停馬注視,泫然流淚,詔書命官府為他立碑,令中書侍郎甦(廷頁)草擬碑文,玄宗親自書寫。
2. ”蒸壺似蒸鴨”是個典故。按《太平廣記》載《盧氏雜說》:“鄭余慶與人會食,日高,眾客囂然。呼左右曰:‘爛蒸去毛,莫拗折項。’諸人相顧,以為必蒸鵝鴨。良久就餐,每人前粟米飯一盂,爛蒸葫蘆一枚。餘慶餐美,諸人強進而罷。”這個人是鄭餘慶,東坡記錯了。所以“不見盧懷慎,蒸壺似蒸鴨。坐客皆忍笑,髡然發其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