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味豆腐包

翻譯:鏡子
資料提供:三之助豆腐店(http://www.minosuke.co.jp/home.html)

 

 

 日本又稱神無月的十月,周圍早已佈滿秋季盛產的蔬菜。這要感謝大自然的恩惠,讓我們可以盡情享受秋味。

 這個月要介紹的是選用含牛蒡的豆腐包所做成的三道菜。

 好吃的東西都是不需要太多加工,越簡單越好。只要用烤箱一烤,那香味跟牛蒡,一出來轉眼就成了道無法形容的美味小吃。而且,燒烤正好適合這個季節。另外介紹一道味濃的「芝麻拌牛蒡豆腐包」以及與之截然不同的秋味「牛蒡豆腐包蓋飯」。我想牛蒡和豆腐包的柔和口感與味道一定能不知不覺的溫暖我們的身心。

 

烤牛蒡豆腐包

材料:
(2人分)
油炸豆腐包(含牛蒡):1塊
醬油:2小匙
配菜:鹽煮蘆筍

做法:
1.豆腐包切半,切口朝上放烤箱裏烤2~3分鐘。(注意不要烤得太焦,速烤)
2.烤好的豆腐包浸入醬油後切一刀,把切口朝上再烤1~2分鐘。(烤到有點焦的程度)
3.最後加入蘆筍。

 

牛蒡豆腐包燒烤應用篇

芝麻拌牛蒡豆腐包
材料:
(3~4人分)
油炸豆腐包(含牛蒡):1塊
醬油:1大匙半
白芝麻:4大匙
蘆筍:水煮帶湯的(扁豆?青菜也可以)

做法:
1.用上面燒烤方法烤好豆腐包(含牛蒡),取剩下的醬油備用。
2.將芝麻倒入研缽裏磨,磨一半加入剩下的醬油。
3.把(1)烤好的豆腐包再切半(原來的1/4大小),拌入蘆筍湯。


豆腐包茄子蓋飯

材料 (3~4人分)
油炸豆腐包(含牛蒡):1塊
茄子:1個
新鮮菇:3~4朵
三葉芹:適量
高湯:200cc
洗雙糖:1大匙
醬油:2大匙

做法:
1.茄子去皮切成梆子木狀,浸水去垢。
2.豆腐包切成四小塊。
3.將菇的柄跟笠分開,柄切薄,笠十字切。
4.做鍋倒入高湯跟菇柄開火。
5.(4)煮開後調味,加入茄子、茄子、姑笠再煮。
6.加三葉芹,最後澆在香噴噴的米飯上。
* 洗雙糖可根據自己的喜好改成白砂糖。另外調味料的味道跟鹽分會因為所調食物而不同,需要試味道,調到所喜歡的程度。

 

茗荷
 茗荷是種具有香味的蔬菜。九月、十月是露天種植的秋茗荷盛產期。之前六、七月上市的是「夏茗荷」。夏天一過,這個時期的該稱「秋茗荷」。

 平常在商場和超市的佐料角落裏,一年四季都能看到室內栽培的蔬菜。最近,流行郊外的“路站”和“農產品直銷處”,聽說了吧?那兒不用通過市場,也不分蔬菜級別,就是將農家自種的各種各樣蔬菜排放在不寬敞的商品臺上買的地方。一到週六、周日,這裡就聚集著許多來兜風的夫婦跟親朋好友結伴同行的客人。中年~老年顧客居多。據我推測,可能是因為他們自身對蔬菜原味的瞭解,才跑到這裏尋求原味產品吧。蔬菜有些散亂,但新鮮度和非常划算的價格,以及這是老夫婦自家用種植的蔬菜,排出來買的,也限於他能種出來的量吧,這麼一想就減少對農藥的擔心了。這大概是他們興起的原因吧!這些不齊而夠新鮮的蔬菜都被包在袋子裏貼著「¥100」、「¥150」等非常廉價的標籤,整齊地排放在商品臺上。這些標價簽應該是農家的老爺爺老奶奶們很努力貼上去的吧!時常會看到(該是)生產者本人站在自己種出來的商品前重新排放著袋子,看著他粗而結實的手指,不禁讓人想著「擁有這樣結實的一雙手一定很手巧,種出來的菜也一定很好吃」???因而倍感親切,很自然地把菜往自各的籃子裏放。

 閒話似乎太多了,總之不是在商店和超市,而是在這樣的地方或是直接從農家手裏買到的當季茗荷味道最棒。我想只有在露天栽種的初夏跟秋天時節的茗荷,才是原汁原味的。前面也提到的,茗荷是有香味的食物。可以說沒了這香味茗荷就失去任何魅力。這種香味只有大人的舌頭能感覺得出來,而孩時並無特別感覺,所以對大人來說,茗荷的有無決定著“料理層次”,而這香味也同樣重要,左右著“料理層次”。等你理解到了它的香味,才算是個大人。如果有成年人說「我不太會吃茗荷」,那麼他的舌頭一定還沒完全發育好。

 據說原產於中國,不過,在日本也有野生的,並作為本地品種紮根於日本一些地方。因現在中國幾乎沒有栽培,所以被譽為日本的香味野菜。

 茗荷,正好可以搭配這個時節的“紫蘇葉”和“生薑”,是夏日涼麵、冷盤不可缺少的佐料。另外,正逢茄子生長時期,做茄子料理的佐料更佳。依我個人喜好,覺得加入豆腐味噌汁裏更棒。加入味噌汁的茗荷要(橫著)切細,如果是新沏的茶裏豎切最好了。長蔥一向是豆腐味噌汁固定配料,在沒有長蔥的盛夏裏,可以斷言說茗荷是最好的佐料。從栽培、收成、出售到消費者手裏這一流程的運轉,令人甚感喜悅。

 「用芝麻油炒橫切的茄子、茗荷,再加砂糖、醬油煮濃,很意外~味道棒極了」辰巳?子所著的「料理?時記」有這麼一段,但是如果把這些澆入冷盤裏,這種不同以往的風味一定能讓你的胃口大開。

 另外豆腐跟茗荷切薄後用清湯煮開,便是鍋香噴的熟拌菜。無論是生的,熟的,煮的,還是跟醬油、味噌配在一起都可以。經常被用於米糠醬菜與醋菜。

 雖然做法簡單,但豐富的香味極富有季節感。我覺得這樣的佐料,年輕人日常生活裏應該多多食用。味覺和嗅覺慢慢地得到磨練,大家都能跟那些喜愛這香味的古人一樣享受到這份口福。

 磨練感覺也就是,你是不是能“嘗”到事物深層、更廣及更細微的那部分呢?你感覺到了嗎?

 取食當季的蔬菜,鍛煉了舌感,同時對人類本能的感覺和健康的自我控制能力也得到了完全的錘煉。首先,當然是品嘗到了美味的天然食物,並且逐漸瞭解到了食物間的搭配與香味,這是種莫大的享受,所有的出發點都是從這開始的吧!

備註
 油炸豆腐包:也稱“雁擬” ,京阪叫法“飛龍頭”。由來說法不一,據說古時候雁肉是很名貴的食物,平常老百姓是吃不到的,效仿上層社會用豆腐做出來的仿雁肉,後來也被禪僧們用於精進料理的素菜中。現在經常用於日本的關東煮和火鍋料理。

 做法:豆腐去水份,拌入切細碎的牛蒡、胡羅卜、昆布、木耳、銀杏、香菇等,隨便捏成丸子狀,在油裏炸出即可。

 
◇ 回目錄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