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腎”不只是KIDNEY
  
文/周莉蕙醫師
 在網上有被問到:「"腎虧"在中醫上的定義為何?為什麼會稱性功能有障礙者為"腎虧"呢?腎臟應該屬於排泄系統,跟生殖系統並無關係啊?」..等等這些問題。

 顯然,這裡所謂的『腎』跟西醫所稱──位於腰部的『腎臟』有所出入,主要是因為「Kidney」這蠶豆狀的器官,恰巧被翻譯成「腎」,而使中西這二個不同理論的系統下,因同名而被混淆了!

 其實真正中醫的『腎』有著比kidney更寬廣的範疇。

 要認識中醫的『腎』,需先了解腎的正常生理。它有「主藏精」、「主水液」、「主納氣」、「主生長、發育、衰老」、「主骨生髓」、「主命門火」,簡單地說,就是人體「生殖發育」的根本,而當這些正常生理不平衡時,就會有『精髓不足』、『生殖機能減退』和『水液的化謝與排泄障礙』..等症狀。由此可見,中醫的腎,它概括了生長、生殖、發育、體能、智力,與內分泌、免疫、神經、泌尿生殖系統等都有關聯。所以,雖然kidney是泌尿系統,但「排泄和生殖系統」,在中醫上,都可以歸屬到「腎」這個大系統內。  

 而當腎的正常生理不平衡時,就會有所謂的「腎陰虛」、「腎陽虛」、「腎精不足」、「腎氣不固」等中醫的病理名詞出現。要了解這些名詞,還是先得認識那些是正常的,一旦偏差了就知道是上述的哪些證型了。所以,接下來是從正常生理的角度來看病理,近而了解一些症狀與應對藥物。

一、「主生殖」
 腎主生殖,這是一般民眾最有印象的。坊間一提及腎,就直覺反應與生殖性功能有關,像男子的陽萎、早泄、不育,女子的宮寒不孕..等。這就是因為腎有主生殖的功能,而這功能是『命門之火』來掌控,一旦腎陽不足,命門火衰時,那生殖功能也會隨之衰退,並伴有畏寒肢冷,腰膝酸軟,頭暈目眩,精神疲憊,面色晃白,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等症,這就是一般常聽到的『腎陽不足』、『腎陽虛』、『子宮冷」、『冷底』...這些術語了。而中藥可選用巴戟天、仙茅、仙靈脾、肉桂、肉蓯蓉、鎖陽等來溫補命火,促進生殖功能的作用。

二、「主藏精」
 很多停經後或多產婦女常常在大聲笑、打噴嚏、咳嗽或運動時,不經意發生尿液外漏(註1)。這是因為婦女的骨盆肌肉之肌膜層在經懷孕及生產後變得鬆弛無力,而停經婦女又因女性荷爾蒙缺乏,易產生尿道壁內肌或骨盆肌肉、肌膜的鬆弛萎縮。這也可以算是屬於腎的『封藏固攝』失常的一種現象。當然一般封藏失職是指遺尿,滑精早泄、帶下、胎滑。這就是“腎者主蟄,封藏之本”。一旦失職,像腎氣虧虛,甚至到腎陽不足,則會失去封藏固攝之權,而有以上的症狀出來,常用藥物如桑寄生、杜仲、川斷、菟絲子、沙苑子、覆盆子、五味子等益腎固攝的藥。 

 另外,腎主藏精,當腎的陰精虧損(腎陰虛),往往會產生虛火,這在更年期的婦女最常見,另結核病、血液病、神經衰弱、甲狀腺机能亢進、糖尿病者也常有這種『陰虛火旺』之象。臨床主要表現為五心煩熱、潮熱盜汗、耳鳴耳聾、心悸不寐、尿血、遺精等。并伴見顴紅、唇赤、舌紅少苔、脈細而數。可選生地、熟地、元參、天冬、女貞子、阿膠為主藥。若下焦相火偏旺者,可加知母、黃柏。

三、「主水液」   
 例如kidney病變所造成的水腫,可以是屬這項生理功能失常,因為腎主水液,腎有主持和調節人體水液代謝的功能,腎陽不足,氣化失常則不能保持水液的正常運行,因而水液內停;在老年性疾病和慢性病過程中也常見。可用附子、肉桂、巴戟天、仙靈脾、仙茅等再加利水的藥物。

四、「主納氣」   
 氣喘久病患者,除了肺虛外,也會有腎虛的,如慢性肺心病及老年性肺氣腫等,因為中醫認為「腎為氣之根」,主納氣,而納氣功能則基于腎中陽氣,所以肺的喘咳不僅要注意肺的問題,久病也要考慮到腎。可選的藥有補骨脂、胡桃肉、冬蟲夏草等,伍以滋腎陰的熟地、山萸肉、枸杞子、女貞子等,可以逐漸恢復腎的納氣功能。

五、「主骨生髓」   
 像一開始所提及的『腎虧』,也可以稱『腎虛』(虛即虧虛,是功能或物質的衰減不足),在中醫的病證稱『腎精不足』。因腎主骨、生髓、腦為髓之海,骨、髓、腦都有賴於腎臟精氣的充盈,才能發揮正常的生理功能,一旦『腎精不足』時,就會見眩暈、耳嗚、腰膝酸軟、性機能減退、脫髮、齒牙鬆動;髓海空虛(小兒生長遲緩、智力動作遲鈍、骨骼痿軼、囟門遲閉。大人早衰,兩足痿軟、精神呆鈍,動作緩慢)。因此,腎虧的範圍,不單是性功能障礙而已。  

 而常見的骨質疏鬆因主骨主髓,又是老化的一種,也可屬於腎虛的。常用健步丸、六味地黃丸等方劑,藥選地黃、山茱萸、菟絲子、枸杞子、補骨脂、杜仲、續斷、骨碎補等,再配合健脾、活血的中藥組成。若能再視病人的體質來加以調整,決定是補腎陰或補腎陽為主會更理想。

六、「主生長、發育、衰老」   
 人的衰老和腎虛有密切的關係,腎的精氣是構成和促進人體生長發育的物質基礎。腎精虧損,人必衰老,而滋陰補腎,可以延緩衰老。像黃精、枸杞子、女貞子、早蓮草、桑椹、生地、天冬等有調節免疫功能作用;山萸肉能改善机體代謝;菟絲子、覆盆子、五味子等能增強內臟機能。但腎陰、腎陽、氣、血、津液等在維持生命活動中是互相依存的。故腎陰虛者,兼見腎陽不足,會佐以仙茅,仙靈脾、杜仲、巴戟天等藥。   

至於有腎方面的問題,該如何調養身體呢? 有下列幾項簡單的保健與食療:

1.二手掌互相搓熱,自我按摩二側腰部肌肉。不拘時,想到就做。
2.不可熬夜。作息要正常。要【節】房室。
3.泡腳:用泡腳機或每日睡前用溫水(以不燙傷為度)泡足,水溫降低時可逐漸加熱水以保持溫度,30分鐘後擦乾,手掌心對準足心湧泉穴(圖一)(位於足底[足趾除外]正中,前、中三分之一的交界處,第二、三跖趾關節後),旋轉揉搓直至足心發熱,可通經活血補腎。
4.食療(食療仍須辨證,依體質而選用,請先確認後再服用) 生精食物有雞蛋、葡萄、檸檬、蓮子、黑芝麻、黑豆等;興陽食物有核桃仁、栗子、波蘿、櫻桃、花椒、生薑、荔枝等。補氣養血食物,如大棗、小麥、豆腐、糯米、花生、胡蘿蔔等;健脾益胃食物,如生山藥、飴糖、扁豆、蜂蜜等;清瀉肝火食物,如西瓜、綠豆、竹笙、苦瓜、赤小豆等; 活血化瘀食物,如山楂、藕節、紅糖等。

a.一味薯蕷飲:生山藥(高溫會破壞),含蛋白質最多,不只補腎,兼補脾肺,可多服常服。或半斤生鮮的山藥,與三瓶養樂多一起打汁,每天一次(尿酸高者就不用),以上適於偏腎陰虛的患者。  

b.健腦抗老化粥:(胡桃肉三十克、黑芝麻二十五克、何首烏十克、紅棗數個、粳米(或蓬萊米)一百克),將中藥洗淨、粳米洗淨,置鍋內加水適量,煮成粥,加冰糖適量調味。   

c.巴戟杜仲湯:用巴戟天四錢、杜仲六錢、枸杞子五錢、山藥(打粉後下)五錢,藥材稍微洗過,加適量水,浸半小時,用大火煮開後轉小火慢煎二至三小時。

b、c二方適用於腰痛腰酸、怕冷、頻尿等偏向腎陽虛的患者。  

d.山藥芡實粥 :山藥二兩、芡實一兩半、白果十枚、粳米三兩。將山藥洗淨,刮去外皮,切薄片,芡實用文火炒至微黃色,粳米用清水洗淨,上述四味,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煮成粥,再酌量加油、鹽即可。可健脾腎兼利水。  

e.薏苡仁紅豆湯、或玉米鬚適量煮茶,有消水腫作用。   

 綜合以上,可以明顯的知道,中醫的腎有著比kidney更廣的範圍,也參合著不同且多種的系統。但也不要過份誇大,像某些朋友一有腰痛,就自認為是「腰子不好」,如上班族,或者工作需要一直站著、坐著的,因久站及久坐,腰背肌肉要長期的強直收縮,經年累月肌肉是會彈性疲乏的,所以在腰肌勞損後,就會腰酸背痛。當然骨科檢查正常外,kidney功能也沒異常,只要姿勢維持半小時後就休息,起來動一動,多熱敷(或泡溫泉),多運動,是可以改善的。尤其是拜佛這個運動最好,它可以矯正脊椎,消除腰酸背痛。因為人類為了要維持站立的姿勢所付出的代價就是腰酸背痛,一般人站立的時候,腰的部位比較緊張,所以腰椎都會向腹部的方向塌進去,這樣會使腰部的脊椎一節一節擠得太緊造成壓迫的障礙(而影響腹腔中器官如:肝、胃、胰臟、大小腸、腎、膀胱......等功能。)。拜佛可以清除這個障礙,矯正塌進去的腰椎,使再度向背部的方向移出來,也就是把擠得太緊的脊椎都推開,清除壓迫(註2)。

 所以,不是所有的腰痛都是腎的問題。反之,『腰為腎之府』,當腰痛在西醫的一切檢查都正常,運動熱敷也沒多大改善,不妨換個角度,找中醫治療,也許真的是“腎”病了。

(註1)漏尿這類的患者,有個簡單的骨盆底肌肉運動,可以幫忙收縮陰道附近的括約肌,就是『忍尿』的動作。也就是在解小便時,坐在馬桶上,用力收縮憋尿,不一次解完,分幾次解,每天作三次,持續半年,可預防尿失禁,也可強化陰道肌肉。

(註2)想知拜佛的正確姿勢,請參考:道證法師所著的《癌細胞變快樂佛細胞》(這本寫的很詳盡) http://book.bfnn.org/article/0985.htm

圖一
http://www.chownet.com.tw/bbs/non-cgi/usr/4/4_99_1.bmp

P.S 周中醫師已茹素十年,且有其專屬的個人網頁與討論論壇,如有其他問題,亦可前去討論論壇中詢問。網址:http://61.71.96.209/

◇ 回目錄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