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開始了,今年介紹幾款祈願無病息災,又非常美味的豆腐料理。
對了,這個月是新年的頭月、一月、在日本又稱睦月。(日本春節過陽曆元月元日)
一月七日喝七草粥是初春的習俗,目的用來祈求這一年身體健康、平安及今年能有好的收成。也是為了讓過年這幾天吃撐著的肚子緩解休息一下的藥膳粥。
受日本古文化的提示,所以這個月準備介紹七草粥習俗裏的素樸「奧州青豆七草碗」和徹底淨化我們身體裏裏外外的「芋頭豆腐清粥」。青豆、大豆、冬季蔬菜、慢慢成長的芋頭和雜穀等這一樣樣素材原本的甘味、甘味隨著冬天的氣溫積蓄凝結了只有這個季節才享受得到的特有自然風味與美味。任何一樣都能慢慢地溫暖到我們身體最深處、放鬆平穩我們的身心。
豆腐七草碗
材料(2人份)
豆腐:一袋(奧州豌豆做成的口感細嫩豆腐)
青菜:1/3把(春七草、油菜等自己喜歡的青菜煮過,量約30~50g)
昆布清湯:200cc
鹽:1/2小匙(自然鹽)
本葛:2小匙(用2小匙水溶化)
做法:
1. 把煮過的青菜用冷水沖一下放篩網裏去水份。
2. 青菜全部細切。
3. 煮好昆布清湯。
4. 輕輕把豆腐像倒水一樣輕輕放入小鍋裏,再慢慢倒入一杯水,小心別把豆腐弄碎,用慢火加溫度不必燒開。
5. 另外一個砂鍋裡倒入(去熱的)昆布清湯和鹽、水溶化的本葛,慢慢攪拌。
6. (5)用慢火加溫,不斷攪拌直到本葛呈現羹狀。
7. 把(2)的青菜全部加進去、待到羹透明後熄火。
8. 用網勺子撈起豆腐盛入碗中,澆入(7) 湯羹即可。
(在日本正月七日有吃春七草粥的習俗,祈願新的一年裏健康平安的意思。故1月七日也稱七草節。春七草為芹菜、薺菜、母子草、繁縷、佛座、蘿葡、蕪菁)
豆腐芋頭糯米粥
材料(2人份)
米:1/4杯
糯米:半杯
水:4杯
豆腐:半塊
芋頭:小的2個
鹽:少許
做法:
1) 先淘洗米。
2) 洗糯米,因為糯米粒比較細,用篩網過濾洗很方便。
3) 在砂鍋裡倒入定量的水,煮沸。
4) 倒入米和糯米煮開後從底下攪拌,蓋鍋改小小火悶煮20分鐘。
5) 20分鐘後再次攪拌加入芋頭,用小小火煮10分鐘左右。
6) 最後倒入豆腐再煮10來分鐘就可以了。
*調料可根據個人喜好,鹽、醬油、味噌、鹹昆布、梅乾等等。
*佐料:白蘿蔔泥、三葉芹、檸檬、芹菜等都可以,按自己喜好調入。
本葛
 |
在這個寒冷的季節裏、用澱粉做成的羹湯和料理,讓事物的溫度循序漸進地滲透到身體裏,使 我們的身體開始熱烘烘起來,這種保暖方式是很溫和的。
葛屬於豆科類的一種植物,也是秋七草之一。從古時候開始在萬葉集和枕草子裏就有很多歌詠它的詩歌。它的花可食用或點綴在汁裏。幼芽做成天婦羅可是極品。葉子可以煎成茶飲用,據說有淨化血液的功效。莖纖維可織成葛布,而根可製成上品的澱粉。葛的澱粉不單可以食用,在中醫裏有促進出汗、清熱及血液循環的藥效,可謂是“混身是寶”的絕佳植物。
至今在日本陽光照到地方仍可以看到枝葉茂盛子的葛。葉子是圓狀,初秋時開著紫色花朵,飄著酸甜的清香。所謂的葛粉就是取它根部的澱粉放在太陽底下曬好幾次再碾成粉狀。近年來市場上出現了大量生產出來廉價的馬鈴薯粉等,聽說因此葛利用量變少了,而繁殖力旺盛的葛不斷茂密生長著,導致其他植物枯死的事態。市場上出售的葛粉很多是在原有的葛裏,摻入廉價而成的地瓜粉再做成葛粉,而在寒冷季節山地裏生長出來的葛根、在溪谷山水經過多少次日曬沉澱、用心加工而成的葛,我們稱它[本葛]。
本葛的收成大約在冬天12~3月份。經過夏日光合作用而成的澱粉,一到冬季都積蓄在根裏。聽說本葛豐收時期還有位叫,掘子,專門挖葛根的農民。邊攀越溪水邊挖出深處裏的本葛。葛根部分澱粉豐富與否,這位掘子,都能一一看出來。選擇多的根一挖到,就可以下陡坡了。葛寒曬的加工工程從這開始,離我們有點遙遠的感覺吧。把採來的葛弄碎放在水裏沉澱,舀掉浮上來的雜質。剛開始水像泥水一樣的污水,不斷舀出之後,慢慢地水開始清澈起來。大概要重複20次左右吧。這是在12~3月期間,在冬天的山地裏冰冷的清泉做的工作。待葛粉全白後再自然曬乾蒸發掉水份。得花上大約兩個月。這樣做出來的才是純白的「本葛」。
記得在電視節目裏有播放過,賣本葛的老鋪。那是在大約300年前江戶時代就有的,一直到原樣保留到現在的鋪子。這裏放在桐箱的葛粉,顏色香味一點都沒變,純白的!為清泉上經過不斷曬乾去除雜質的精細加工,驚歎得無法用言語形容。
真正的葛在水裏溶化時粒狀非常細,所以能纏粘在攪拌的筷子上。這就是與地瓜粉區別所在。作為芶芡用時,比栗粉更柔軟。味道非常柔和。
葛粉夏日裏可以做成涼粉和糕點,冬天呢,可以作芶芡和羹湯用。這就是幾百年前早已被應用於和式料理的更深層次的葛,對於其背後先人們的智慧和生產勞動者們的辛苦,真是令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