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DHL

老年保健的中醫觀

文/周莉蕙醫生


 

 

 

 醫的經典─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篇》其中有一段是「...乃問於天師曰: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歧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意思是黃帝問天師歧伯:上古之人,能活的時間比較長,甚至活了100歲以上還動作不衰;可是現代之人,年過半百動作都皆衰,為甚麼呢?是時代的不同,還是人們違背了養生之道?。歧伯回答:上古的人,懂得天地之間運行的道理,是陰陽諧和的,每個人的命運是有定數的,所以行事都不和天地的正常運行道理相違背,他們的起居作息都“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這樣就能肉體與精神都協調一致,而盡終其天年。現代的人,可不是如此,把酒當作飲料,過反常的生活方式,日夜顛倒也習以為常,酒醉後肆行房室,來枯竭他的精氣,耗散他的真氣,不懂得保持精氣神的充滿,不善於調養精氣,最後就貪圖一時的快樂而違背養生的樂趣,因為“起居無節”,所以差不多五十多歲就開始已經不健康了,動作也不行了。

  由上可知,“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這幾點是古人的養生的秘訣,到現在仍是我們現代人應該學習借鑒的。
  “食飲有節”就是吃東西曉得要節制。“起居有常”是起床與睡眠都有一定的時間。“不妄作勞”是勞作合宜,不違背常規法度,不做自己不能負荷的事。這三項比較容易理解,但“法於陰陽,和於術數”就較深奧點了。

  “法於陰陽”其實就是要人『順其自然』而已。這個『自然』,是天地之間的運行,“法於陰陽”,也就是要人類效法自然界寒暑往來的規律,而按照其變化規律來起居生活,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及隨四季的變化而適當增減衣服等。

  中醫有一個很大的,很根本的特色,就是整體觀,這個整體觀是要更寬闊的,不單只有這個形體而已,而是要把人體放在天地這個背景去考量的,也就是人健康也好,疾病也好,都與自然天地息息相關。宇宙運行,人也因應而動。人與宇宙是密不可分的。

  而中醫認為“氣”是宇宙的最基本元,而人是氣所構成的宇宙的一小分子,而宇宙分配給我們每個人的氣並不是無窮無盡的,也就是每個人的命運是有定數的,所以才有生、老、病、死的過程。古人用『氣數』這個名詞來形容氣的限量,很像瓦斯罐內的氣是有一定的量一樣,若將那開口的閥開的太大時,沒用幾次就用完了。因此,人的氣用的長短,有部份的權力是操縱在我們自己手中的。所以如何把生命的閥開的小一點,也就等於在樹立正確的養生觀了。當然也不能太小,否則如何活下去。簡單的說一樣是要中庸的,勿太過,也勿不及。這其中的細調,也是“法於陰陽”!

  而“和於術數”,所謂術數,在中國古代術數學中,記錄了宇宙天體日、月、星、辰的運轉規律,天干、地支結合五行生克制化關係,來表達自然界萬事萬物的生生息息的變化。而“和於術數”,就是要按著術數學中揭示出的自然規律來休養鍛鍊。

  舉例來說,像一年四季氣候變化是春溫、夏熱、秋燥、冬寒。人隨季節變化,產生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生理。眾所皆知的『養生』實際上這個『生』字,可以是指春天的「生」。而有養「生」,自然就有養「長」,養「收」以及養「藏」嘍!而人的生活起居等應做到「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即春夏季時養「生」氣、養「長」氣,以適應自然界陽氣漸生而旺的規律,以不應泄太過或內寒太盛,免傷陽氣。而秋冬季節養「收」氣、養「藏」氣,以適應自然界陰氣漸生而旺的規律,而不應耗精而傷陰氣。換個角度說,這也是“法於陰陽”,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其間再用“和於術數”去學習呼吸吐納、按蹻(就是推拿按摩)、導引,適量運動等,以達養生延壽,活到百歲。

  那如何“和於術數”呢,簡單的了解如下:
  一、吐納呼吸,打坐..等,就是在呼吸上下功夫。人的壽命與呼吸次數相關,每個人都有自己一定的呼吸次數。想想當我們劇烈運動時,呼吸心跳加快,本來呼吸次數每分鐘十幾次,一下子增加到五六十次,這樣是不是氣數用得太快了,結果當然有損無益。若練習打坐,學習鼻息,膚息,胎息,進而到龜息,呼吸的次數減少了,當然使用的時間就延長了,那不就等於節約呼吸的次數是最好的延緩衰老方法嘍。

  網路上有一種養生呼吸法,方式是用鼻子吸氣5秒,憋20秒,呼出10秒,計35秒為一次,一天分早中晚各做十次。當深呼吸時會加速消除體內毒素的速度。往往這種深呼吸及運動所帶來的清理速度,是平常的十五倍。當我們做有效的呼吸法時,血液能充份得到最重要的維生元素-氧,同時身體的免疫系統,發揮最大的功能,來推動淋巴系統的活動而能充份排除毒素。可見常令人輕忽的『呼吸』有多重要。

  二、按蹻,推拿按摩,就是沿循經絡,以「持久,均勻,有力,柔和,滲透」之力摩皮部、揉穴道、推經絡,透過經絡系統的傳導,加強個體內部器官的協調性,促進內臟間的組織機能,使機體陰陽平衡、營衛調和、氣血流暢。坊間標榜的SPA淋巴排毒,就是指這個。

  除了全身經絡的按摩外,最簡單DIY是耳穴按摩法。就是用手對耳朵進行摩擦、揪拉、揉捏、點壓等有效的刺激,來達到保健和治療效果。記得有位醫師曾說過,耳朵很像DVD,自動記錄身上的狀況,左邊有任何的變動就在左耳記下,所以按摩耳朵是可以清除病變及恢復健康的。而現代研究也發現,耳上有非常豐富的神經,這些神經末梢構成非常密集的感受器,能敏感接受刺激信息。而神經將治療信息傳遞到相應部位,使各項功能恢復平衡,從而達到治療保健目的。

  其按摩方法共5節,可用於日常保健:
1.全耳腹面按摩法:以掌心前後摩擦耳廓正反面10餘次,可對全身進行保健,能疏通經絡、強身健體。
2.手摩耳輪按摩法:以拇、食指上下摩擦耳輪部10餘次,可防治頸、肩、腰、腿痛、頭痛、頭暈等。
3.提拉耳尖法:以拇食指向上提拉耳頂端10餘次,有鎮靜、止痛、抗過敏、退熱、清腦、明目、降壓等功效。
4.揪拉耳垂法:拇食指夾捏耳垂部向下再向外揪拉、摩擦耳垂10餘次,因為耳垂是五官的地方,所以可防治頭暈、花眼、近視、耳鳴等症。
5.全耳按摩法:以食指指腹自三角窩(註二)開始摩擦耳甲艇、耳甲腔各10餘次,使之發熱,可防治臟腑病症,對內臟有保健和治療作用。

  耳穴按摩法很簡便又實用、省時省力省錢也很適合於老年人的。

  三、運動,人是動物,不能不動,但動的太過究竟是在鍛鍊身體還是在糟蹋身體呢?有位高血壓的朋友,五十六歲了,還每星期一次三千公尺的快跑,他很得意這種年齡還能做如此劇烈的運動,但我卻替他擔憂。因為他的生命之火開太大了,火過大,氣用便多,氣用的時間自然就縮短了。而從現代醫學觀點來看也是一樣,這種劇烈快跑算是種無氧運動,益處不大,利少弊多的。而老年人當然要選有氧運動。所謂有氧運動,簡單地可以理解為中等強度的體育活動,嚴格地來說,運動時的心率達到本人最高心率的70%至75%。而適合老年人鍛鍊的有氧運動項目有:慢跑、散步、太極拳、氣功、徒手操、舞劍、游泳、八段錦、健美體操、太極拳、以及越慢越好的拜佛。

  拜佛真的是很好的運動,尤其是越慢越好,拜久了,身體越來越輕,最後能身心輕安。不只如此,拜佛可以緩解脊椎衰變性疾病。因為年齡越大,脊椎自然衰變,每節脊椎的間隙逐漸縮小靠攏,從而壓迫脊椎周邊的神經和血管,並引發局部神經功能失常、血管栓塞、血流不暢等。正確拜佛方法(註一)是可以伸展脊椎,對脊椎來說是很好的一種復健。

  另外有些老人家一大早起來運動後,回家喜歡再睡一個“回籠覺”。這樣做是不利於健康的,因為晨練時,人們的呼吸加快,心跳加速,心肺功能得到加強,這有利於延緩冠心病、高血壓及肺氣腫、肺心病等疾病的發生。若再補睡一覺,對心肺功能恢復反而不利而且打亂作息規律,使大腦生物鐘紊亂,會使老人“白天睡不好、晚上睡不著”。另外,運動要注意天氣,若太熱,寒流,刮大風,下大雨可是要改到室內的。

  以上是簡單的了解一下“和於術數”的方法。然而想想數千年前就有這麼精闢,通俗易懂的養生原則--“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真的是寶藏啊。可惜,放了這麼久,了解的人少了,再持之以恆去做的人,就更不多了,怪不得現代的人,五十歲就皆衰了啊!人真的要失去健康的時候才懂得健康的重要,快要失去生命的時候才知道生命的可貴。近年來,老年疾病的年輕化,中青年猝死人數的增加,過勞死又時常耳聞,這些都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希望這簡單的“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能對大眾有所助益,尤其是上了年紀的人,更要趕緊加強用功才對。

註一:拜佛分解動作 道證法師講述
http://www.jingtu.org/dd/dzfs/bffjdz.htm

註二:附圖ear.jpg
耳輪 耳廓捲曲的游離那分。
耳輪腳 耳輪深入耳甲的部分。
對耳輪上腳 對耳輪向上分支的部分。
對耳輪下腳 對耳輪向下分支的部分。
三角窩 對耳輪上腳、對耳輪下腳與相應耳輪之間的三角形凹窩。
耳垂 耳廓下部無軟骨的部分。
耳甲 部分耳輪與對耳輪、對耳屏、耳屏及外耳門之間的凹窩。由耳甲艇、耳甲腔兩部分組成。
耳甲腔 耳輪腳以下的耳甲部。
耳甲艇 耳輪腳以上的耳甲部。

P.S 周中醫師已茹素十年,且有其專屬的個人網頁與討論論壇,如有其他問題,亦可前去討論論壇中詢問。網址:http://www.chownet.com.tw/

 
 
◇ 回目錄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