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知道新鮮無花果是什麼味道,好幾次在超級市場,看見青嫩的無花果,就不住嚥口水,再看看價錢,一個要港幣15元(等於兩元美金),唯有忍住不買。後來在「八珍」(香港老字號醬園)找到土耳其無花果乾,雖然是冷藏的,咬開還是充滿馥郁的蜜味,和少許濃稠的汁液,總算聊勝於無。我通常把無花果乾加入燕麥片,或者把無花果乾、香蕉、葡萄乾、藍莓或合桃,混合乳酪,吃完甜蜜蜜的早餐,馬上精神抖擻。

  這個要吃新鮮無花果的念頭,一直在腦海盤旋,最後決定到伊斯坦堡走一趟。在出發前,我已經擬定購物清單,包括水果乾三寶:無花果乾、杏甫乾(apricot)和棗椰乾(date),各式花草茶、甜點、果仁、蜜糖、香油、咖啡粉、玫瑰果醬、玫瑰花精油及純露、肚皮舞圍巾、民俗風格的衣飾、民俗音樂及流行歌曲CD等等。我住的地區,是非常多遊客的Sultanahmet。第一天來到,不太認得路(那些用土耳其文寫的路牌,對我來說真是一個考驗),我隨便在Blue Mosque附近的Grand Bazaar找一間露天餐廳吃午餐,侍者慣常接待遊客,會說流利英語,菜單也是英文的,點菜不成問題。菜單上有幾樣食品,我想要吃,侍者很體貼,說可以要half portion,最後我點了青菜拌乳酪(green salad with yoghurt)、青椒焗飯(stuffed green pepper)、香草蕃茄(fresh tomato with basil)、橙汁和烤麵包。我非常喜歡青菜拌乳酪,不知道是叫什麼菜,有點似baby spinach leaves的爽脆,乳酪味道濃,而且新鮮,橙汁特別甜。過了幾天我再次來到餐廳,最後為了品嚐美味的沙拉。他們壓搾橙汁的方法,頗為特別。橙切開兩分,然後放入半圓形的金屬器具,按下手柄,上面的圓筒往下壓,橙汁從底部流出來,方便快捷。

  在伊斯坦堡的香料市場(spice market),每一間店舖都售賣近似的貨物,在這裡可以找到所有想要的食物。先看無花果乾,土耳其出產的品種體形比較大,壓扁後直徑約4cm。除了現成的乾物,還有用無花果乾製成的甜點,一種chewy的軟糖,切成小方塊,灑上了椰絲,內裡是糖漿、開心果(pistachio)或其他果仁、巧克力。市場裡到處見到包裝盒上寫著Turkish Delight,就是這些軟糖和一些酥皮果醬餡餅。當地人喜歡厚切(thick cut)的果醬,水果成份佔50%,塗麵包口感一流。有一樣頗受歡迎小吃,就是把合桃填入無花果,不過單看已經覺得很膩,而且是擺在開放式的櫃台、川流不息的遊客和口沫橫飛的議價底下,我不敢吃。買好了無花果乾,繼續搜尋其他土產。杏甫乾(apricot)分兩種,老闆說,呈沈澱暗紅色,是天然曬乾,平常見慣的橙黃色,是加工的或含防腐劑。至於棗椰乾(date),真是甜得吃不消,所以我放棄了。這裡的果仁和花茶很便宜,不過後者的質數比較參差,購買時要考考自己的眼光。包裝的蘋果茶最好不要買,因為只是artificial favour。開心果的殼子跟一般沒有分別,外皮卻很像粉紅玫瑰花瓣的色澤,果肉是青蔥的綠,顏色非常可愛。每經過一間商店,店員都會熱情地向客人招手,我在其中一間發現了一種褐色的,像荷蘭豆的乾物。店員說,不知道英文叫什麼,當地人叫celeb,通常用來製作沾醬,味道和顏色很像巧克力,不過要費勁咀嚼。市場上還有售賣蜂巢(honeycomb),膠盒包裝,需冷藏,價錢很便宜,但如何保持冷度,並運送回港是一個難題,看了又看,始終沒有買。

  我每天在街上溜達,很喜歡吃一種叫simit的芝麻圓圈麵包,在街頭經常見到小販用手推車叫賣,焗麵包的香氣隨風飄送,趕時間的路人,匆匆付過0.5lira(土耳其貨幣),就用牛油紙捻住,邊走邊吃,情況相等於美國人的熱狗,在公園前,一定找到賣sausage的手推車。我很享受香脆的,一點點焦味的simit,我也喜歡坐在公園的木椅,把掉下來的麵包屑留給跟我一樣饞嘴的貓咪,吃完了,抹乾淨嘴角的芝麻,然後抖擻上路。

  素食者在外面找吃的,不算麻煩,但如果堅持不吃蛋奶或動物副食品,包括牛油、芝士(cheese)、乳酪(yoghurt)或蜜糖,可以選擇的食物比較少,至少無法品嚐到獨特風味的食品。

  土耳其與希臘為鄰,兩個國家的飲食文化也相近,基本上都是用大量橄欖油烹煮食品。我住的旅館,每天提供的早餐,是幾小碟不同口味的橄欖,例如油浸黑橄欖、檸檬片加綠橄欖,和個人認為最美味的kalamata希臘紫橄欖,然後是青瓜和蕃茄切片,一小份非常具質感的希臘乳酪、西瓜、水果乾、烤麵包配果醬和蜜糖,還有濃牛奶咖啡。我想這就是所謂地中海飲食,崇尚簡單和天然的食品,事實上,這裡不流行快餐,所以旅館不會提供美式炒蛋、燻肉、粟米片等高脂及精製食品。在伊斯坦堡十天的旅程,我只見過一間MacDonald和Burger King,而且是在新城區,即最繁忙的商業購物區,舊城區依然是歐洲氣息的小城模樣。

  午餐多數是蔬菜沙拉,一般都是用橄欖油、檸檬汁和醋混合成醬汁,上面灑一點basil,不然就是拌著乳酪。我最經常吃的是stuffed 蕃茄、茄子或青椒,做法是挖出中間部分,填入白飯,然後放入烤爐,直到軟稔。另外有乳酪香草馬鈴薯沙拉、番茄拌細香蔥(tomato and chive)、烤紅椒、白豆等等,烹調方法簡單,材料很新鮮,因此我很滿意。

  如果不嫌麻煩,可以買幾瓶橄欖油回去,新鮮的橄欖油有種細緻的果核香味,用來拌沙拉最有風味。開封後,香味會逐漸消失,所以要買細分量。我後來買了一瓶純芝麻醬,雖然研磨得不夠幼滑,但卻有濃郁和豐滿的芝麻香味,用來做冷麵,簡直是絕配。

  在這以前,我已經很久沒有吃乳酪,不過以取近捨遠的購買食物原則,我相信希臘進口的,一定比香港買到的新鮮,故此每天吃少許乳酪,才叫做完美的早餐。我喜歡這裡的蜜糖,因為質地濃稠,甜而不膩,正好平衡咖啡的苦味,剛剛烤好的麵包,塗上蜜糖,非常滋味。順帶一提,超級市場有盒裝的豆奶,並非有機的,但價錢有點嚇怕人。

  無花果長得肥大,青色最常見,偶然也有紫色。皮薄,汁多清甜,果肉外圍是白色,中間部分是粉紅色,有清晰可見的一粒粒細小的核。連吃三個,充分滿足口腹之慾,正餐可以免了,因為無花果有豐富纖維和果糖,鈣質含量極高,作為一個素食者,在旅途能夠吃新鮮的無花果,就是最大的安慰。

  我對土耳其食品的簡單印象,就是什麼都很甜,包括土產水蜜桃、李子、新鮮無花果等等,還沒有計算用牛油芝士果醬做的點心、特濃巧克力,我不曉得自己每天吃下多少份量的糖和脂肪,唯有當是旅行中的瘦身福利期吧。

  PS:當地人似乎對於organic food有機食品沒有什麼概念,他們覺得土產農作物,都是天然的,所以很健康。我沒有刻意找尋有機店,也不曾見過任何標榜素食的餐廳,我只是相信自己的味蕾,作為選擇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