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素隨想

愛情蔬食7:紅薯粉條

 

文/樹的心

 

  人得病後,食欲日趨清淡。

  湖南人口味重,她?每一日的餐飲甚是發愁。恰好鄉下的親戚送來一大袋紅薯粉條。

  紅薯它深埋在地裏,挖出來的時候,灰頭灰腦,圓圓滾滾,粘泥帶沙的。可是卻是好東西。幾十年前沒飯吃的時候,這紅薯可是糧食,什?紅薯飯,紅薯絲,紅薯片,曬啊,煮啊,炸的,全可拿來充饑。

  生吃,很爽口;埋在飯裏,像挖寶藏般驚喜。熬粥吃、蒸著吃、燉了吃,百吃不厭。但最愛在大雪紛飛時,捧著燙燙的烤紅薯,和著白雪一起塞起口裏,那熱氣和香味漫延全身。

  在湖南有一道菜叫「螞蟻上樹」,是粉條與肉末炒在一起的。她那時常常吃得津津有味。

  沒有肉的粉條會好吃嗎?雖然我廚藝較以前已經大大進步了。但畢竟她是病人,且算是美食家。

  我們國家以河南省的社旗縣「社旗三粉」最?有名。即粉絲、粉皮、粉條的簡稱,是以紅薯或綠豆澱粉?原料,順序加工而成的。這不僅因該縣近幾年「三粉」?量大,質量高而蜚聲海內,還在於中州「三粉」的誕生與推廣,與社旗有極深的淵源。

  下窪鄉有座“霸王山”,因秦末西楚霸王項羽在此屯兵而得名。相傳明朝末年,一個名叫杜倫的人見這裡適宜綠豆、豌豆、紅薯生長,磨粉條件好,就在這裡拓石墾壤,辦起了第一座粉坊。用石磨磨粉,手旋粉皮,擔挑到賒旗鎮(現社旗縣城)叫賣。

  已經有六百年歷史的紅薯粉條,經過了磨漿沉澱、揣揉抽氣、煮粉糊化、冷卻、切斷、冷凝、冷凍、解凍、乾燥等等無論是機制還是手工的製作,才能成形為煎炒燉煮的好食材。可謂歷經百戰。入口方能有十足的Q性或軟棉滑膩。

  綠豆粉條像魚翅,頗有麻雀變鳳凰之態。而紅薯粉條依舊是灰姑娘,變不成白雪公主。

  前些日子在棗子樹素食網站裏看到大廚做的粉條。很是歡喜。那道菜雖簡便卻也花花綠綠,色彩繽紛,招人喜愛。於是說,不如來做紅薯粉條吧。

  紅薯粉絲、捲心菜、香菇、胡蘿蔔這都是抗癌的蔬食。有綠有黑有紅還有黃。
  紅薯粉條滑爽得絲毫不沾牙齒。捲心菜鮮嫩,帶著秋的芬芳。香菇只需一點點,就將菜的味道提升至更鮮的地步,而胡蘿蔔細細嚼時,有甘甜入心。當然湖南人還是離不得辣味。

  剁椒,是自製的。一個個紅豔欲滴地切成碎末,放了鹽,澆了香油。已經半月了,此時正好可以放入此道菜裏。

  菜燒出來了,帶著雲般的熱氣。

  友人吃得滿臉大汗,唇紅臉紅。

  身體炎熱後,話語也多起來了。

  我和他的婚姻為何會走到今天的地步?

  我不夠努力嗎?

  我不理解他嗎?

  我現在滿身病痛。清晨醒來便害怕明天不再是明天。

  她的右手打著繃帶。那是前些日子做化療後,手腫似饅頭。

  他原來不是這樣的人。

  那時候我見過他踩著小單車載著她。那時候我見過他們手牽手地一同散步。他高大帥氣,她嬌小平常。女方的家人反對他們的婚姻。所以酒席也沒有辦,他們只在報紙上刊登了一則結婚喜訊。那時他們已經陷在了浪漫和激情裏。

  人怎麼就變了?

  一下子就變了。

  她的淚水流了下來,是火辣辣的淚。

  我們的婚姻該如何進行?

  那些華麗絢目的愛情只有在小說和電視劇裏看上幾眼。或為那些王子公主的曲折愛情哭得死去活來,不過,看了便看了,哭了也哭了,終究只是戲而已。我希望身邊的男人,就該像紅薯粉條一樣,低調、安全而令人十分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