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之旅

班禪駐錫地
──西藏行之紮什倫布寺

 

文.圖/自心

 
 

  晨,旅遊車沿中尼國道一路前行,蜿蜒的拉薩河和綿延的喜馬拉雅山脈不離不棄,相伴左右。陽光朗朗,清風習習,還有白雲多情地護持。我心如秋水般的清涼和澄靜。中午,在岡巴拉山口親近神山,感受羊湖。然後下山,過曲水雅魯藏布大橋,再逆流而上,便進入小雅魯藏布江峽谷。峽谷幽長而荒寂,只有石山江流一路伴隨著我們。閉上眼睛,聆聽江流奔湧,只聽它們時而淺唱低吟,時而如泣如訴。

  沿峽谷疾行4、5個小時,便進入日喀則市。遠遠地,只見紮什倫布寺的金頂在西斜的夕陽下閃閃發光。

  日喀則是西藏的第二大城市,位於藏北(也稱後藏)地區,班禪的駐錫之地──紮什倫布寺就座落在這裡。

  “紮什倫布”,藏語意為“吉祥須彌山”, 始建於1447年,與拉薩的哲蚌寺、沙拉寺和甘丹寺以及青海的塔爾寺和甘肅南部的拉蔔楞寺並列為格魯派(黃教)的6大寺廟。

 

  該寺的主供佛為強巴佛,即彌勒佛,也即未來佛。這是一尊世界上最大的室內銅佛坐像。佛像總高26.2米,僅蓮台就高及3.8米,佛中指長1米,佛像的鼻孔之大,足可任由一個8歲的孩子出入自如。該坐像用黃金279千克,銅115000千克,珍珠300餘粒,琥珀、珊瑚、松耳石等各種珍貴寶石1400多顆,鑲嵌在佛像智慧眼處的鑽石大若核桃,圍繞其周圍的幾十顆寶石均珍貴無比,價值連城。整個坐像由900個工匠用9年的時間完成。

  在導遊的帶領下,我們依次參觀了幾位班禪大師的靈塔。其中四世班禪大師的靈塔是在文革時期唯一未遭破壞的靈塔。四世班禪大師是西藏歷史上非常有建樹的班禪,是著名的五世達賴喇嘛的老師。他的靈塔殿因當時作為糧倉囤積糧食,殿外的牆壁上又書有“毛主席萬歲”的標語,故逃過一劫,成為紮什倫布寺最完整的靈塔殿。

  這使我想起成都青城山一段如出一轍的故事:青城山是道教發源地之一,道觀中 “上清宮”三字由蔣介石先生親筆題寫。文革時期,紅衛兵衝擊青城山,道人為保護這一珍貴的題字,便在“上清宮”三字上覆蓋“毛主席萬歲”的標語,蔣先生的手跡才得以完好保存。

  五個字的力量何其之大,今人也許很難理解。

  世界上任何疑難雜症總有對治的藥物。修行人適時地運用他們的智慧,以這種簡單、平常、詼諧而又極有成效的良藥化解極端,達成目的。這就是般若,這就是世人皆有但卻被塵蔽的無上智慧。

  五至九世班禪大師的靈塔皆毀于文革中。十世班禪大師主持修建了他們的合葬靈塔殿。在靈塔殿建成後,十世班禪大師又不辭辛苦,親自主持了開光大法會,不幸勞累過度,心臟病突發而圓寂。

  十世班禪大師的靈塔殿由中央斥資7千多萬元修建而成。靈塔分三層,與其它靈塔一樣,第一層置放糧食,第二層是珍貴的貝葉經,第三層是大師的法體。班禪大師圓寂後,其法體在等待靈塔建成的三年時間裡,一直陳放於寺內某處。神奇的是,當靈塔建成,準備移遷班禪大師的法體時,竟然發現法體的頭髮、鬍鬚和指甲仍在生長。自那時至今,必須每年將班禪大師的法體請出塔外進行修剪整理。

  措欽大殿(念佛堂)是整個寺院中最大的建築物,它是一個龐大的複合式建築,大殿前部是大經堂,可容納2000個喇嘛禱誦經文。當晚的誦經晚課對遊人開放,這令我激動不已。我一直守候到傍晚6點30分,從而一窺了西藏僧人的誦經場面。

  場面很壯觀。6點15分左右,僧眾們紛紛集中在大殿外,他們看上去大都很年輕,還有許多年約十來歲的小沙彌。他們均頭戴黃冠,身著黃披風,在殿前的露臺邊脫下僧靴後,便前額輕抵掛在牆壁四周的哈達,口中念念有詞地閉目禱告一番。進殿前,僧眾們高聲唱誦約2分鐘左右,接著便一起大聲呼叫著沖向大殿。進殿后,他們迅疾地盤腿而坐,認真地誦起經來。遊人則可站在後面靜靜地觀看。很佩服他們那種面對眾多遊客及閃光燈時表現出來的淡定。置身喧嘩,仍不失內在的寧靜。這就是修行人與紅塵眾生的區別吧。

  十一世班禪大師目前正在北京學習深造,故無緣得見。只有他對僧眾講經說法的講壇座椅還靜靜地佇立在那裡,忠實而虔誠地靜候主人的光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