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問,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或是「吃蘿蔔,喝薑茶,氣得醫師滿地爬!」,因而有人把蘿蔔當成養生之良品!然而又有人說,蘿蔔洩氣,老人、孩子、體弱和腹泄者最好少吃。這二種觀點真是南轅北轍啊,其實不是只有這些有不同,是否中醫比較有莫衷一是,而西醫比較沒有太大的不同呢?
就中醫而言,蘿蔔:「性平微寒,健胃消食、順氣利便、通氣行氣、寬胸舒膈、止咳化痰、除燥生津、解毒散瘀。」,《本草綱目》中蘿蔔能「大下氣、消谷和中、驅邪熱氣」。中藥是用蘿蔔的子,叫萊菔子,也是能消食除脹,祛痰降氣。就因為蘿蔔會降氣,所以會「解藥」(台語),其實,正確地說應該是在吃補藥的時候,像人參類,就不可以吃蘿蔔,不然「補」的作用都被「降、下」了,不就是白吃了!但當人參過量或是病人本身有「氣虛又氣滯」,怕補又怕過頭時,有些中醫師反而會把人參跟萊菔子開在一起,期能令人服後有補到又不會過頭而胸悶氣滯,所以蘿蔔洩氣是這個意思。當然,老人、孩子、體弱和腹泄者,多數是偏氣虛、甚者陽虛怕冷,當然不可以再降氣,這可是「虛虛之」了。
反觀一般現代健康者,大魚大肉,又加消夜,痰氣互結在一起,蘿蔔這食療就不錯用。
因此,藥及食物都需用在「適當」的地方!用對了,對的人,對的證,就是神藥,用不對人,不對證,好東西也會是毒藥!
至於感到中醫比較有莫衷一是?!那是因為中醫是辨證論治,是看體質的,很多因為體質的各異,而有不同的看法及處方用藥。若把健康當成電光球的中心點,想要達到中心點,您可以從四面八方各個角度切入,只要您切得到中心點就可以,猶如條條道路通羅馬吧!所以多數人會覺得中醫眾多分歧,無所適從。但,她不像西醫死板,她更靈活,更個體化吧!
P.S
周中醫師已茹素十年,且有其專屬的個人網頁與討論論壇,如有其他問題,亦可前去討論論壇中詢問。網址:http://www.chownet.com.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