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公司的路上,要經過一條大約50米長的小巷。這是條老巷子,在這樣一個什麼都可以,都必定會面目全非的年代,這條巷子居然還能保持住大部分的舊面目!也許是和這裏住著的大多是一些已經倒閉工廠的職工有關?巷子的兩旁總是擺滿了各種攤販。
每天早上,是這條巷子最熱鬧的時候。買賣衣服、水果的、菜的,來來往往總把條細小的巷子擁擠得滿滿當當的。那挑蘿筐賣菜的,老人們常在那裏挑挑揀揀,任何時候,任何價格,都還是要時不時還個一毛兩毛的價格。而挑蘿筐的年青人總是憨厚地笑著說:“老人家,我買菜決不會少秤。”買多了,自然明白,這些菜是他自家種的,新鮮好吃。所以菜價並不便宜,但買的人卻很多,一般十點半後就幾乎沒剩什麼。所以,我每次都是一邊急匆匆趕路,一邊拿眼睛四處瞄,遇上特別合眼的,就忍不住停下腳步,挑上兩三種。
我爸爸喜歡空心菜,這也許是我也喜歡的原因。每當空心菜剛上市的時候,多半是那種很細很細的,葉細杆細,隨便輕輕一捏,就能破了。看了吃了無數回,每次乍一看還是似微型的竹子,怪不得空心菜的別名也叫竹葉菜了。一把三塊,還沒得一斤。但就是那麼細的葉子,讓我忍不住想吃。
摘好洗淨了的竹葉菜,用白瓷碗盛了,煞是醒目,那樣的清爽能讓你忍不住要去對著看上好半天,饞每每倒退居其次。這竹葉菜最是簡單,無需花費更多的心事,只需爆炒了就行,但有一點卻是要格外小心的,那就是不能多放,炒好後最好是即刻食用,不然那種青翠欲滴便會眼看著消褪,時間久了便會漸漸發黃發黑,仿佛是這蔬菜也有靈性,也會傷心憂愁。
記得蕾妮‧齊維格演的喜劇片《BJ的單身日記》
就改自小說《單身日記——愛是空心菜》,隨手翻了一下,好似沒見著什麼空心菜的字眼。愛是空心菜該從何而說?倒不如“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似乎還能與空心菜掛上些勾。
空心菜出來時,便意味著夏天來了。對於湖南來講,夏天不是四五六,而是四五六七八九十,甚至有時候十一月也還是非常熱。所以空心菜的季節很長,你可以一直吃呀吃地吃到突然發現冬季的到來,弄得你莫名其妙。
從來就不知道空心菜的來歷,和按照現代營養學來說有什麼特殊之處。但父親卻一日又一日地重複吃著空心菜,從我牙牙學語一直吃到現在,而我也慣性地繼承了他這個嗜好,大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吃竹葉菜不止。
有點還是有變化的,那就是現在的空心菜杆粗葉大。就這也好像是在被我不知不覺地吃出來的,儘管總覺得和從前的有些不一樣,以至於有時會讓我無來由的感到問心有愧,好像它們變得粗大肥碩都是我的責任。沒辦法,只好變換一下,那些墨綠寬大的葉子拿來做湯,而莖就與青椒豆豉炒一起了。
對了,原來空心菜是開花的,開那種白色的喇叭花。還有一個很美的別名叫:夕顏。
圖:http://www.pbase.com/sappho/image/35204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