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為什麼會不隨意的抖動?

 

 

 

文/周莉蕙醫師
版權/蕃茄小屋

 

 

  病人問說,大概幾個月前因為與老師討論功課,老師意外發現他的手持物時會抖(抖動頻率不高,可以看見物體晃動)以為他在緊張其實當時並沒有,後來注意到連平常拿著東西也是會抖,在這之前是沒有特別注意到這個問題。以前只有上台很緊張時才有此現象。

  病人問手抖是什麼原因?體質關係或是後天的影響?他有時候魚際、虎口的合谷會酸,常常在那一帶按摩不知道是否有關係?

  生理性手抖動的幅度小而速度快,多在靜止時出現,是一種細小的、快速的、無規律的抖動。生理性手抖常在精神緊張、恐懼、.情緒激動、劇痛及極度疲勞的情況下出現,一旦引起手抖的上述原因消除,手抖也隨之消失。

  而病理性手抖,醫學上稱「震顫」;是指手不隨意的顫動,常為永久性的。主要分為靜止性手抖和運動性手抖兩種類型。

  其中靜止性手抖是肌肉在完全放鬆的情況下,即安靜的狀態下出現的手抖。這種手抖在睡覺時就可消失,手抖速度為4—6次/秒,比較有規律,典型的疾病如帕金森綜合徵。

  運動性手抖是只在運動時出現手抖,運動接近目標時抖動加重。如醫生給病人做指鼻試驗時,要病人伸直前臂;再用食指指自己的鼻尖;食指尖越接近鼻尖,手的抖動就越明顯。運動性手抖無規律,抖動幅度大,受情緒影響而增強,常見於腦神經和上肢神經的病變。

  臨床上引起病理性手抖的常見病有:上肢神經疾病與損傷、腦組織疾病和藥物中毒性手抖。

  手抖是老年人的常見現象。兩隻手抖個不停,吃飯、寫字都受到嚴重影響,令老人們非常苦惱。醫學上將這種抖動稱為震顫。震顫雖然表現為手的抖動,但病根多在大惱,因某種疾病使大惱負責運動協調功能的區域受到損害從而引起震顫。在臨床上,震顫麻痹症、腦動脈硬化、中腦或小腦平病變、肝性腦病、藥物中毒、痴呆等,都有可能引起老人手抖。據醫學研究發現,食用蠶豆、咖啡,可有效地控制震顫。家人可以適當給老人多吃這兩種食物。

如果排除病理因素,手抖的另一常見病因是由心理因素引起。

  與常按摩虎口魚際無關。

  而中醫把抖動、顫動、震顫...歸屬於「風」。有內風、外風、血虛生風、陰虛生風、肝熱生風..等。需依體質加熄風的藥。如天麻、雙鉤藤、石決明,菊花,蒺蔾...等。

P.S 周中醫師已茹素十幾年,且有其專屬的個人網頁與討論論壇,如有其他問題,亦可前去討論論壇中詢問。網址:http://www.chown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