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怀孕期的保健之道

 

文/周莉蕙医师
版权/蕃茄小屋

  怀孕20周后发生高血压、水肿、蛋白尿的情形,称为“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即以往所说的妊娠中毒症、先兆子痫等。而原本怀孕前就有高血压,在怀孕后产生了血压更高,并有蛋白尿或水肿的现象,根据统计,慢性高血压的病人怀孕,有20%会产生这种现象。一旦被诊断为妊娠毒血症,会先请孕妇从日常生活、睡眠、饮食、生活压力、运动、减低体重来改善高血压与尿蛋白的状况,而且每天早上醒来,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同一个姿势,监测自己的血压,若仍没效,才建议吃药。

一、以下几个食疗可参考:
1.赤小豆粥
赤小豆与红豆儘管长相不同,但同属豆科植物,性质和营养成分也接近,只是赤小豆的功效强些,所以中医入药都用赤小豆,而红豆则只供一般食用,因此可以用红豆替代,因二者都具有通小肠,利小便,消水散血,消肿排脓,清热解毒,治泻痢脚气的作用。孕妇最好不加糖煮成红豆水喝,但红豆具有散血作用,怀孕时仍不宜多吃。

材料:体重一公斤比对一公克红豆,所以5O公斤约50颗左右的有机红豆,水滚后一定要马上关火再放进红豆,不加糖,盖上锅盖,闷泡约半小时至一小时,红豆不要破掉,因为只要水不需要淀粉质,沥出的红豆水装瓶放凉当开水喝。这跟煮红豆汤是完全不同的。

2.冬瓜则在《食疗本草》记载连皮炖汤可以利尿去湿。所以可以冬瓜连皮、籽一起煮成冬瓜茶当水喝。

3.石决明粥的煮法是用石决明一两先打碎,加水煎取药汁,滤去石决明再放入白米二两,熬米为粥即可。但平素脾胃虚寒易腹泻胃痛者不宜服用,此粥是平肝潜阳、清肝明日,适用于妊娠高血压症候群早期眩晕症。

4.芹菜500g水煎,代茶饮;或芹菜250g,红枣10枚,水煎代茶饮降血压;或芹菜连根120克洗淨切碎,加粳米200克同煮成降压芹菜粥,分早、晚两顿服。

5.绿豆、海带各100g,大米适量。將海带切碎与其它2味同煮成粥,可当晚餐食用降血压。另干燥海带3∼5寸,把表皮的盐分洗淨后,睡前泡于冷开水中,早上醒来,加温服下,有柔化血管的功能。

6.水肿者应少吃寒凉食物,古书有记载孕妇不宜食用薏仁,有报告是说其性质滑利,能兴奋子宮肌,促使子宮收缩,易诱发流产,所以孕妇忌用。

  而甘草容易使水分及钠离子贮留也不宜吃。另外,应减少精致食盐及含钠食品的进食量,少食咸菜,以减少水钠潴留。还有烟燻食物例如:鱿鱼丝、牛肉干、猪肉干,以及醃制的食物如:泡菜、咸蛋、咸鱼等都盡量不要吃,因为这几类食物中含有过多的盐分,以及其他不利于孕妇健康的成分。

二、按摩穴道
孕妇的合谷、三阴交、肩井及腹部穴位是不能承受强刺激的,按摩这些穴位易引起堕胎,增加流产的机率。而足部按摩也避免,因为足部有子宮和卵巢的反射区。另至阴穴和崑崙穴这两个穴位均是治疗孕妇难产及矫正胎位,若按摩手法过于刺激,也可能导致子宮收缩,胎位变动,造成早产。腰部也不能碰。所以建议经常抬高腿脚,加速血液回流,以缓解不适。若真要按摩,力道要轻柔,每个穴位约按个2分钟左右即可。

1.承山、委中、足三里、阳陵泉、腹溜与阴陵泉等穴位皆有促进血液循环排除体内多于水分、消肿等效果。

按摩时,由膝盖往下按摩,延着委中穴、承山,到阳陵泉,足三里。因为阳经是从头走到脚,顺着经络走向按下来,是补法。阴经是由足走到头,所以小腿内侧三条路径要由下往上按摩,故先从复溜再往上按摩至阴陵泉。

以下是详细的穴位说明与位置图。

阴陵泉穴(图1):膝盖内侧胫骨骨边凹陷处,有消肿的作用。膝盖内侧横纹向上,会摸到一个突起的骨头,顺着骨头的下方和内侧摸,会摸到一个凹陷的地方,这里就是阴陵泉所在位置。
  腹溜穴:位在脚踝上方两吋,有利尿的作用,帮助排除体内多余水分。
承山穴(图2):延跟腱向上,小腿肚正中央,用力伸小腿时,人字纹中央处。
委中穴(图2):位于膝关节后横纹正中央。
足三里(图3):端坐,让小腿与大腿呈自然垂直的姿态。在髌骨外下侧可以摸到一凹陷区,是犊鼻。由此而下四横指(3寸),胫骨高脊外侧一指宽之处就是足三里穴。
阳陵泉(图4):屈膝90度,在膝盖外侧可见到两个突起,前上方为胫骨小头,后方偏下的是腓骨小头,两点连线作一直角三角形(图5),第三点即为该穴,有降压作用,也可防足抽痉。

2.耳穴
适度的放松:利用松弛性运动、静坐、瑜珈或其他休閒,都可帮助情绪的轻松,及维持理想的睡眠。

有研究指出,练习静坐的朋友在三个月中,收缩压平均降低 11点,舒张压降低 6点。因为静坐进入更稳定的状态(不妄念)时,人的神经生理功能会大大地增强,并且可以减低呼吸速率,降低交感神经活性;静坐可减低「下视丘-脑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静坐也可以降低人体血液中最强血管收缩因数--内皮素-1的浓度并升高血液中的血管松弛剂-一氧化氮(NO)的浓度,进而达成降血压的效果。以上这些因数的总和是促成血压下降的效果。

所以,平日多闭目静坐,双手扶膝,舌抵上颚,两唇稍分,呼吸均匀,历时5∼10分钟,两拇指分别按揉两太阳穴,两食指分别按揉两攒竹穴,头微低,双手大拇指在耳后降压沟(图6),做自上而下的抹动,以及耳三角窝处的降压点(图7),用手指按压数次,每次三十秒以上。

图6
图7

作者简介:周中医师已茹素十几年,且有其专属的个人网页与讨论论坛,如有其他问题,亦可前去讨论论坛中询问。网址:http://chown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