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是最注重養生的,素食是最保健的!那為何有些中醫,要用「血肉有情之品」來補益身體,中藥卻是以很多動物類入藥,甚至有位中醫針對「虛損氣血兩虧,精血不足」的比丘尼開出淡菜(孔雀蛤)、龜板、阿膠…等動物類葷食的藥?!遇到關鍵時刻,對師父「開方便」!!另有位吃素的老中醫師認為,若吃素沒有信仰最好不要輕易吃素!這是他個人觀點,因為老前輩認為若吃素,沒有宗教信仰,沒有打坐拜佛,還不如不吃素,因為這樣的吃素只是偏食而已。所以茹素近年被視為養生的要訣,是真的嗎?那為何還有其它的開方便及不同的論點?!!這是因為吃素只不過是養生中的重要一步驟而已,不是全部。單純只為了養生吃素,是不夠的,因為「心」也是要吃素的!要清靜的!守五戒,去貪、瞋、痴、慢、疑五毒,人才會是最健康的。所以:「茹素養生除了養身,更要養心。」
所以吃素,絕不是只是單一的不吃肉,不食五辛就好,其它養身就都不做了,如不運動,甚至恣意放縱,日夜顛倒,勞倦過度,飲食不節,那吃素絕對是偏食,且定會引來一大堆的病痛。所以茹素的人最重要的除了養心外,還要勵行四件事:忌冰、不熬夜、運動、打坐,才能收相輔相成之效。
一、 忌冰:中醫講「血得溫則行,得寒則凝」、「寒氣客於脈中則血泣」,意思是人體內的血液,得溫則易於流動,得寒就容易停滯。素食者多食蔬菜類,偏屬寒性,容易造成脾虛寒。若再吃冰會讓血流更慢,故女性吃冰則易痛經。而若是勞動大汗出者,進進出出冷氣房,再加吃冰容易造成冰伏,就會使體內的濕氣因冰而伏住在體內,容易造成一身盡疼的「風濕」(此為中醫的病名,非西醫的風濕痛)。這就是《金匱要略》所講:『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此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 |
二、 不熬夜。人最好晚間十一點前能入睡,如果不行,十二點前一定就寢。中醫認為人體有12條正經,並且每天分12個時辰走完一輪,子時(23:00-01:00)足少陽膽經;丑時(01:00-03:00)足厥陰肝經。子時開始一陽萌生。丑時陽氣仍相對十分微弱,漸至天明,陽氣來復,所以這段時間是養肝血的重要時刻,若不睡,陽不入陰,就容易陽亢,肝火上升,肝火或肝陽會反過來灼傷陰液,若不好好修養肝陰血,陰血不足是無力拉陽向下潛的,那「陽」就更易上亢,如此惡性循環,會造成有牙齦浮腫、頭暈身倦、眼睛乾澀、長青春痘…等陽亢上火的症狀。所以每天要深睡六個半小時,不能少於六個半小時,少睡會傷身;也不要超過八小時,因久臥傷氣,定時的睡眠,如此才是對健康有幫助的。 |
三、運動和打坐,則是養心的功課。如果是佛門子弟,每天拜八十八佛大懺悔文,半小時足夠了,懷懺悔心,自可減輕業障。要不然也可以每天兢走三十分鐘。至於打坐或靜坐,心腦放空,恬淡虛無,背脊要直,筋肉放鬆,不要超過兩小時。靜坐可養氣,有益身體健康,更可以讓心靈健康。因《內經》有句話:『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所以「靜以養神。」,「養靜為攝生首務。」,所以要保持心境的安寧,精神的愉快,是養身,養心的一重要因素。 |
所以,茹素絕不是保健養生的全部,還要養心,也要注重其身體、心靈的保健,不吃冰、不熬夜、多運動、多拜佛,打坐或靜坐,勞逸合適,才是最佳的養生之道。
P.S 周中醫師已茹素十幾年,且有其專屬的個人網頁與討論論壇,如有其他問題,亦可前去討論論壇中詢問。網址:http://chownet.com.tw |